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价下跌并非是“过剩”的唯一标志

(2006-02-17 16:51:22)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开发商不买中科院教授的帐
 
   “过剩”还是“缺口”,三组数据竟然还不能让开发商闭嘴。媒体也滑稽,不去进一步寻找证据,而是“忽悠”来中科院的教授和开发商“当面辩论”。这种毫无规则的无意义辩论自然也是毫无结果的。不过,倒是又听到开发商对于“缺口”的新论调:过剩的标志应该是价格下降。
   这位开发商进一步发挥:“但是现在除了上海以外,其他城市房价都没有明显下降,有的城市还稳步上涨。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消费者需要的是中低价位的商品房,而市场上中高价位的商品房居多。”言下之意,“过剩”是一种臆断,三组数据是不存在的。
    乍一听还挺有道理。街头上常能看到“清仓商品一律三折”,东西过剩了,自然要便宜卖了。看来,不论是中科院的教授还是国家统计局,只要不能证明房价已经下跌了,开发商就不承认“过剩”。
    不得不佩服中科院的尹教授确实比那个北大董教授有勇气。尹教授认为:空置率比披露的数据还严重。有多严重?可惜教授没有拿出数据来。那么,我来试着顶一下尹教授。
    一、房价下跌不仅仅出现在上海。我所在的杭州除市中心出现停涨外,郊区楼盘已经出现狂跌,地方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送户口)救市,但似乎现在仍无回天之力。以下沙开发区为例,今年新开楼盘比去年年初新开楼盘差没多要便宜1000至2000元。而且去年年初的新开盘基本上还有一半没卖完呢。目前杭州总的成交量奇低,按这样的速度,就是不再建新的楼盘,也够开发商卖7年的。现在房价跌涨在不同区域差别不小,如果网友所在地也有降价的,也可以补充。
   二、现在没有下跌不等于今年就不会下跌。没有永远只升不降的商品,假如商品房还是商品;也没有一个政权会看见民众冤声截道而永远置之不理的政府。
   三、成交量严重下滑就是房价下跌的前兆。这与股票有些相似。
   四、房价下跌并非“过剩”的惟一指标。换句话说,积压并不一定会造成跌价。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生产者有时会选择“自毁”。比如牛奶生产过剩,价格要下跌,奶农就会选择倒入大海,以保住价格。石油欧佩克也是这样的,价格下跌前期会减少产量。开发商也是这样,宁可“过剩”也要“空置”,而且还极不厚道地说成是“缺口”
  
   时间来不及了。有时间再说。可惜这些话未必能让那位开发商听到。
  
  

 
 
 
附:学者PK房产商 “住房面临过剩”争论仍在持续
 
     最近几天,国家统计局有关空置率过高等方面的三组数据,被解读为住房已经面临过剩风险。一边是统计上的住房过剩,一边是老百姓望房兴叹,抱怨房价太高买不起房,数据和现实间的矛盾让人们不由反思:住房是否面临过剩危险?16日,社科院教授尹中立和中坤集团总裁焦青进行了面对面的辩论,学者对此忧心忡忡,而开发商仍然在回避问题。
住房面临过剩危险吗?
尹:空置率比披露的数据还严重
焦:只是供应结构不合理
尹中立认为,目前中国的空置率远比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要严重。根据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如果一国房价连续上涨3年以上,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此时必然有大量投机因素进入推波助澜,住房可能面临过剩的危险。而中国的这轮房价上涨周期已经超过了5年。
尹中立认为,过去几年中,所谓有效需求中很多都是投机性需求。当价格上涨周期走到尽头的时候,这种投机性需求就会转化成供给,那么住房必然过剩,上海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这种状况对开发商影响不大,但是对金融和整个宏观经济影响很大。

焦青却认为,尹中立的说法只能算作一种预测。过剩的标志应该是价格下降,但是现在除了上海以外,其他城市房价都没有明显下降,有的城市还稳步上涨。现在的情况是,大部分消费者需要的是中低价位的商品房,而市场上中高价位的商品房居多。
同时,受宏观调控影响,老百姓持币待购现象增多,对房价走低的预期更强,这些因素使得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多。但从中国住宅的长期走势来看,中国的商品住宅应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而不应该是过剩。

越来越多的房子没人买?
尹:住房按揭减少就是证据
焦:银行统计不准确
央行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7月份到12月份,上海的住房按揭贷款连续6个月下降,下降总额近117亿元,同期开发商贷款却增加了几百亿元。尹中立认为,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房子没人买,而开发商的资金越来越紧,需要的融资越来越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很大的金融风险。
焦青却说,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当按揭贷款条件突然提高时,分期付款和一次性付款的量会随之加大,这个银行是统计不出来的。
尹中立反驳道,越是高档楼盘一次性付款比例越大,而且大部分一次性付款都是用现金,不是用支票和汇票,这说明楼市旺盛需求的背后实际上是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
如何解决住房过剩?
尹中立认为,为解决目前的住房过剩问题,要完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
尹中立认为,住房是一个特殊的产品,市场经济不能够使住房市场自动达到均衡,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他还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住房问题,就要完善税收制度。一方面利用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另一方面要尽快出台不动产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