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的公众微信里收到一个名叫“志敏中学”的微友发来的消息:“水瘦山寒书声碎,日高屋低树影丛。横批:祝福春天。方老师,你记得这幅对联吗?”我好生奇怪,回他:“你是谁呢?为什么这样问我?”翌日,他发来消息:“这幅对联是你1995年在万年中学时的春联。”1995年?万年中学?春联?我记忆的闸门此刻被悄然地推开了一条缝,我恍惚记得我作过这样一幅春联,并且放旧电影似的,脑子里慢慢浮起了昔日的场景。
那时,我在万年中学做老师。一家三口住在操场边的第一排平房东头第一家,青砖黑瓦,屋檐低矮,门口有两株高大的杨树。我经常端一把小竹椅,坐在树阴里,带女儿,看书,看学生来去,和邻居聊天,打牌。那时收入不高,日子过得宁静节俭,教书有滋有味,做班主任且累且甜。过年时,便自拟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家门口,也算是颜回第二,自得其乐。
不想,20年过去,竟还有人记得,我自己却忘得纤尘不染。我于是问他:“你是谁呢?叫什么?”心想,他应该是弋阳县志敏中学的老师吧。他发来消息:“我是你的学生,汪有贵。方老师的教诲,学生铭记在心,闲暇之余读老师的文章,颇有一番收获。那时我住教师进修学校,每天走你家门口过,所以记得清楚。那幅对联,老师写出了心境,是你的真实写照。”原来如此!他还附了一张当年高一四班的全家福。看着那一张张模糊的稚气的面庞,我竟一个也不认得,努力地搜寻自己青春的脸,竟也无所获。20年了,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真的老了!我的学生们,你们都过得好吗?
他继续发着消息:“那时我是个不懂事的学生,现在呢,我在深圳工作,家庭幸福,有稳定的收入,儿子在志敏中学读书。老师不记得学生没关系,做学生的应铭记老师。”
孔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曾有学生当年,今有学生若此,夫复何求!

我的个人微信号:
xt545328
我的公众微信号:
fxt545328
我的公众微信二维码
欢迎添加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