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雄关如铁

(2006-12-22 10:51:20)
分类: 书生之旅

 

雄关如铁

       

        晚上从兰州出发,一觉醒来就到了嘉峪关。

        对嘉峪关的认识,我自然很肤浅,只知道它是万里长城的最西端,是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所。关于长城,我的看法和鲁迅先生一样,只不过劳民伤财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古人信奉菩萨天神,信奉金汤之城,偏偏总要忽视了内修文武,外结盟好,以致被动挨打千百年矣!所以,在北京观看八达岭和慕田峪时,我显得漫不经心,对一些游人的感慨万端意气风发一笑了之。风景嘛,你且赏心悦目就可,何必鼓动起自己的国家的民族的自豪感来。

        酷暑季节,嘉峪关的气候却很凉,我们站在风中的站台上,都抱紧胳膊,觉得冷,纷纷加衣。上午,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嘉峪关城堡。

        在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滩上,在西北苍茫的天穹下,赫然屹立着一座不倒的古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此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六百余年。因城在嘉峪山麓,故得名。关内外有众多的城堡、烽火台,形成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体系,且雄峙于祁连雪峰与马鬃山之间,地势险要,巍峨瑰伟,所以号称“天下雄关”。后人 有诗云:雄关稳耸戈壁上,双臂欲揽两山衔。抬眼一望天如洗,笑思白云聚山巅。

        整个关地有内城、瓮城、外城三重城廓,城内有城,城外有壕。梯形结构的关城周长733米,面积3.35万平方米,高10米,垛墙高1.7米。相传当年建关时,匠师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砖,此砖今天还存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之上,让众游客啧啧不已。

        我们来到“击石燕鸣”之地,这里有个悲惨的传说。据说当年某个晚上,因为风高月黑,沙尘翻飞,出城觅食的燕子,看不清回家的路,纷纷撞击到坚固的城墙上,发出巨大的声响,传出数里之外。我不信,趋前细看,班驳土墙上似有斑斑血痕,又击石一试,竖耳聆听,果然闻见数百年前惨烈的燕鸣。

        导游说,不要小看了那土墙,其实非常坚韧牢固,这里的土粘性极强,配上秸杆茅草、糯米汁等原料,夯筑而成。筑成之后要射箭验收,凡箭矢插进者,推倒重筑。所以,六百余年,风蚀雨淋,犹傲然耸立。

        站在城楼上,放眼四望,顿感一股英雄气劈面而来。茫茫戈壁,渺无人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当时的将士,真汉民族英雄也!

        漫步城外,我欲寻觅丝绸之路的痕迹,但四顾茫然,尘沙不语。昔日商贾如云,驼铃不绝的古道早已埋藏在砂砾之下了。掘开历史,我似乎目睹了出使西域的张骞正在走过,远去天竺取经的玄奘正在走过,被贬新疆伊犁的禁烟英雄林则徐正在走过。 而今,这些壮士又在哪里?漫漫黄沙,你可能够告诉我!

        18421011日,林则徐途经嘉峪关,吟出了一首《出嘉峪关感赋》: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我没有林大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子情怀,也没有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浩荡胸襟,但我还是可以品味出“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的历史意味!

 我们没有理由躺在中华历史的城堡里沾沾自喜,也许历史的厚重包袱会成为我们前行的障碍!我们可以在历史面前逗留一刻,但最紧要的是,不要忘了赶路!

 

2003年8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