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摩罗学习做父亲

(2006-02-07 15:41:03)
分类: 生活咏叹

 

春节前,同事林俊老师送了一本21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摩罗新作《第一年——一个人文学者的育儿手记》给我看,她知道我对摩罗的兴趣及和他的友情。

 

直到今天,我才认认真真地看完此书。书里全是摩罗在儿子出世一年内写的日记。因为曾去过两次摩罗的新家,亲眼见过他和他活泼可爱的儿子,我在阅读时脑子里不时浮起他们爷俩抱吻嬉闹的神情音容,因此总被一种叫甜蜜和感动的东西所打动。的确,读这本书,让我又看到了人文思想者摩罗对儿子、对人类、对宇宙内一切生命深切的敬重和悲悯,看到了他平凡而又博大的爱心。他的儿子出生时不太顺,被医生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细胞水肿)、颅内出血等,担心儿子以后有后遗症的摩罗夫妇为此心急如焚、四方奔波,寝食不安、焦虑重重,历经了身心的疲惫与困顿、忧愁与痛苦,但欣慰的是,儿子在他们精心抚育、百般呵护下逐步安康成长,小生命越来越聪明活泼可爱。所以,摩罗说,他的儿子来到这个世上得到了父母及无数好心人的爱护,是蒙福;而他自己也品尝到了新生命所带来的丰富情感体验和在精神成长、品质锻造、信仰坚持等方面大有新的识见,也是蒙福。

 

书中有些细节,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如:儿子出世十多天,摩罗晚上给他念书,选择了美国人威廉·背内特的《美德书》,拟每日念一篇,有次不等念完,就听小家伙“卟”的一声拉屎了。摩罗在儿子急不可耐一口含住奶瓶嘴时,怕他呛着,就说:“宝宝你别急,我们家的粮食全是你的,慢慢享用就是。”摩罗抱着儿子,常常僧人念经一样念叨:“宝喂宝喂,宝是爹的命哟。”摩罗常常习惯性地让几个月大的儿子在自己胸脯和肚皮上睡觉,这样两个人都睡得很香。摩罗喜欢和儿子一起躬身屈膝,并驾齐驱,学爬行动物,或自己当马,训练儿子的骑术…… 一个个在生活里似乎常见但又不太常见的场景,无不体现了摩罗对儿子、妻子及他人深厚的爱心,他的观察无比细致,他的爱心无比深切。他是个好爸爸,伟丈夫。

 

掩卷而思,由人及己,我不断反思自我。虽然我也无限疼爱我的女儿,但我为她做得的确不够。女儿在县医院出生时,母子平安,因不想住院,第二天我就抱着襁褓里的她和她妈妈步行回家了。摩罗日记里记述的在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那么多患病婴儿,以及他们悲苦的父母,让我深深同情。现在想来,我的女儿出生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这是多么难得的幸运!我真得要向上苍跪谢啊!在女儿成长的日子里,我也半夜起来泡过奶粉,忍着呼吸洗尿片屎片,想方设法哄她不哭,但相比妻子,我做的远远不够,相比摩罗,我更是感到惭愧。那时我在中学教书,因为喜欢看书和写作,常常投入进去,而女儿在旁边哭叫或要求我陪她玩游戏,我有时就不很理睬。这种看似有理的冷漠现在已化为了深深的愧疚。我心里有着太多生活上的欲望,是个有点自私的父亲,而摩罗则是个非常称职,毫无私心,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父亲。

 

女儿现在长大了,正值豆蔻年华,需要我为她做的越来越少了。她很自立,很要强,也许是因为小时候我给她的关爱不太多吧。我记得我曾在文章里写过,孩子就好比一棵树苗,最好的做法是让她自然生长。现在想来,我觉得这话有点错,树苗如想要生长得更快更茁壮,成为参天大树,是需要阳光雨露和精心培育的。缺少关爱的树苗很容易长成灌木。看到书中摩罗儿子的照片,和回想起前年在他家里看到的他们父子,我觉得他儿子的确非常健康、活泼、机灵,可谓人见人爱。

 

春节前,我开完家长会回家,黑着脸把女儿的期末考试成绩和排名告诉女儿,女儿一听眼泪就吧嗒吧嗒掉下来,她知道自己退步了,她也非常难过。于是我不好批评她,而是帮她分析原因,好言劝告。女儿是懂事的,她知道父母对她学习成绩和排名的看重,她活在巨大的压力中。过不多久,女儿又一次次伤心落泪,好似娇嫩的花朵被风吹雨打了。妻子很担心女儿思想负担过重,怕她认为活着没意思而想不开,所以丝毫没有批评她,而是安慰有加。那时我也想,分数、排名就那么重要吗?重点、名牌就那么重要吗?难道比自由、快乐的人生还重要吗?没有自由快乐只有压力痛苦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女儿来到世上,就是上苍的恩赐,我们的福分。不管她以后考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在自由、快乐的氛围中,这才是父母的本分与责任吧。

 

                                                               2006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我的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