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故居与封大师——埋葬余秋雨的两座坟墓

(2008-09-12 23:29:51)
标签:

文化

分类: 阶级斗争

    看到新浪博客首页上又有骂余秋雨的文章,觉得好奇,点开来看。吓了一跳。原来秋雨先生又惹麻烦了。而且,我预感这次余先生似乎要死定了。实在是惋惜。

    余秋雨的家乡开始为他修故居了,上海有关当局为他挂牌“大师工作室”,我相信余先生一定是百般推脱了,最后还是拧不过,也就只好接受了。说半推半就也好,说顺水推舟也好,总之,他说服自己心安理得了。这两个荒唐的事实滑稽的细节彻底断送了这位可爱的文人。

    我在大学课堂听过余先生的演讲,他的书也是读过不少遍的,我的评价是,演讲很迷人,著作很好看,思想很动人。算是评价很高了。也同意要对余秋雨宽容的呼吁。可惜,他非要把自己放到滑稽那一档上,实在没办法。因为对自己的历史不坦荡,因为对自己的学问不自信,因为对功名太在乎,余先生总被俗务缠身。我文革只是受连累,我从来不留恋官场,我对中国文化与文明忧心忡忡,我做了多少人做不了的事,你们为什么不放过我。这个可爱的文人,你何必总要这么急切表白呢?

    余先生昨日之红大抵相当于今天于丹之红,总不能因为你讲《论语》火了,就以为自己是国学大师,就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了吧。还是沈昌文说于丹说的到位“看起来没有法律了,总要有个信仰吧?这就是领导人弘扬国学的原因?”

    余秋雨的博客显然不是他亲力亲为,有人捉刀是肯定的,这样反而害了他。这么多人在吃他的肉,他竟然毫不觉察,我不得不承认“极其欲”了。一个大师是需要境界的,我们不一定非要用钱钟书的境界要求他,但总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和尊严吧。

    鲁迅说过一句话,余先生一定不陌生:“凡有牺牲在祭坛前沥血之后,所留给大家的,实在只有“散胙”这一件事了。”况且,余先生既未牺牲也未盖棺,还是缓建故居缓称大师为好,免得变成“干肉”被人嚼来嚼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