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幽默大叔”是谁?

标签:
转载 |
“幽默大叔”是谁?
——听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讲座
“幽默大叔”何许人?儿童文学作家安武林!他有很多头衔,可我老记不住,只记住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涵盖童话、散文、诗歌、小说等各种文体,获奖无数,都记不清了!
在读安武林的博客时,他每到年底都要晒书单,他一年出版的书,长长的书目常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羡慕、嫉妒、恨全用光都不解馋。他的博客更新速度惊人,也不知哪来那么多时间。近两年,他东南西北地跑,像一匹跳烈了蹄的马,不能停歇。他在各地的讲座,现场照片上,孩子们总笑得前仰后合,于是他被冠以“幽默大叔”的称号。
一直很好奇安武林讲座的内容,他的讲座多是“阅读改变人生”这个主题。了解安武林的成长传奇,可仍好奇他要怎样向小学生们讲人生这个大主题。他们能听懂吗?听不懂,怎么会乐成那样?那可是会心的开心的真实的笑啊!
11月29日,安武林要来胶州做讲座,满足我好奇心的机会来了。
在胶州市北京路小学门口,我见到了这个大个子。大嘴一咧,眯着两道小月牙,一脸和善,真诚地伸过他的大手,一切和想得一样温暖,他随和亲切。他是一早从诸城赶过来的,此前已做过两场讲座。
讲座开始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坐得很认真,很期待。主持人问安武林想用哪台电脑,他说只要一个移动麦克风。
做讲座的人没有坐在台上,一本正经地说教,而是站在台前,随时可以抚摸孩子头顶的位置开讲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叫什么吗?”台上电子大屏幕上赫然写着“著名作家安武林”,这个问题也叫问题?
孩子们齐声回答——安武林!
安武林顺着孩子们的回答讲起了他在别处讲座时和孩子们故事:讲座讲完了,孩子们向他提问“安老师,你姓什么,叫什么?”他用各种调皮的腔调和学生们讲着,现场笑声一片。严肃的人生大课题就在两个小笑话的渲染下开场了。
安武林有着传奇的人生,他没有小学毕业证,初中辍学,没上高中,却破格被山东大学录取为本科生。不管在怎样的境遇下,一直与他相伴的是书,他从没有停止过阅读。所以,他讲“阅读改变人生”是有深切体会的。可没想到,他面对听讲座的孩子们,把严肃的问题讲得如此诙谐幽默、生动活泼。
幽默不同于搞笑,幽默里往往有值得人深思的东西,以轻松的方式传递,又以深刻让你回味无穷。“幽默大叔”名不虚传,他以一篇作文串连起写作的要领和特点,阅读的乐趣与习惯的养成,讲故事一样,让孩子们在嘻笑中领会。
“同学们,咱们让时空穿越,站在你面前的不是安武林老师,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安武林。我先描述一下安武林在三年级时的样子,又瘦又小,像一根豆芽菜……”安武林的故事开始了,孩子随他走入了时空隧道。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太阳冉冉地从东方升起……”他向同学们说着写作基本点,插叙了他犯错误的笑话片段,因说了太阳从“西方”升起,不得不声明一下错误,但这个错误很小,不至于要去跳楼,要跳也要从“一楼”跳!孩子们笑得在坐椅上东倒西歪。也许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领会安老师说的,犯错误要勇于纠正,错误没什么大不了,谁不会犯错呢,小小的错误不能以生命为代价等很多道理,但他们会在笑声里有所感悟、体察。
儿童文学作家的阅读对象是儿童,安武林深谙儿童心理,以好奇心引导兴趣,让孩子们进入他丰富的阅读和写作世界,走近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小校园,一个小操场,操场比喻成脸盆是否合适,小操场是不是让人一读就知道是你的校园,而不是他的或她的。我的老师,是男是女,你们猜,我一描写,你们能猜出来吗?……“幽默大叔”以浅显的方式讲解了作文细节的重要,如何突出个性,抓特点,如何描写人物、风景。
写作方法与技巧以及修辞手法,安武林以一篇文章融会贯通,在一片笑声绽放出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之花。
一个小时,当“幽默大叔”一句“咱们的讲座到此结束”,台下“啊……”歪头,瞪大眼睛,摆摆手,无奈、不舍种种情绪交织。看着孩子们一个个丰富可爱的小表情,忍不住想乐。
青岛出版社将安武林的诗集《数星星的孩子》赠予孩子们,签名赠书,被推选的孩子们个个兴奋地走上台,我相信如果他们翻开书页读到安武林的童诗,一定爱不释手。
我因读安武林的文字与他结识,他的散文真挚感人,爷爷的酒壶、家乡的窑洞、朋友们的相助……所有的点点滴滴都被他用文字表达,常被那份真诚感动;他的童话,“马大哈熊爸爸”系列,一派纯真,嘻嘻哈哈里有种回味;他的童诗,擅用多种形式,总是声色味俱全地铺开丰富的画面,引人入胜。
下午还有一场讲座,虽然知道讲座内容大同小异,但和孩子们一样,还没听够。另外,也想看看安武林在面对不同的孩子时,又会出什么怪招。
申请还要听一场,被允许。
下午在振华小学,孩子们早早准备好。安老师一如既往地开场,可是略有不同,腔调在时常变化,他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极有带动感,孩子们又入了他的世界,在里面咯咯、哈哈地笑成片。下午孩子容易疲倦入睡,安武林的讲座却让孩子们眼睛亮亮的,笑声嘎嘎响。加入的互动环节,让会场气氛更加热烈。小手举得高高,要提问。
“安老师,你姓什么?”哈哈,孩子就是孩子!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在做什么,怎样能做好……安武林在向孩子们讲述,孩子们快乐地接受。这就是他的讲座,没有过多的理论,不是正襟危坐,手拿麦克站在台前一个多小时,嘴里不停地说,看孩子们的表情,与他们互动,在笑声里完成一种爱的传播。
讲座完成了,安武林风风火火地上车,第二天要赶紧回京,还有很多事在等着他。
中午吃饭时,安武林曾笑谈起和曹文轩一起,孩子们称蓸伯伯、安爷爷,调侃自己。我听了反倒有更多感慨,知道他的成长经历,无倚无傍的条件下的坚韧与执着。那些沧桑来自太多坎坷,而现在的成绩源于不断地勤奋努力和乐观的心态。这个笑说自己的心理年龄三岁半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满怀清澈的童心,把所有的乐观与希望都融进作品,赠予了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