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清泉汩汩 ——读安武林童诗集《树上的眼睛》

标签:
转载 |
清泉汩汩
——读安武林童诗集《树上的眼睛》
难怪它一印再印,难怪出版社敢出豪言,争取十万册!这本童诗集真的不错,有品质。边读《树上的眼睛》边这样想。
《树上的眼睛》诗集中,每一首小诗都像明亮清澈的眼睛,如水波流淌,如月光清澈。每一只眼睛都温和明亮,每一个目光都柔和善良,每一个眼神都清澈如水。读着,心中的温暖慢慢充盈,飞升起叫“希望”的内容。
诗集的目录特别有意思,按诗题的字数排列,一字诗题,二字诗题,三字诗题……呈宝塔式。这是一棵塔松吗?我想是的。要培植一棵塔松,可不是风吹来一粒种子就成的,一层一层的松塔,靠努力、勤奋和智慧浇灌而成。
塔松尖在上,阅读由上而下,而诗人在培育它时,可是一点一滴从下而上搭建的;塔松尖在上,阅读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俯瞰一般,欣赏壮美的塔松。
《爱》、《读》、《梦》,长在塔松尖上。《爱》以母子问答的形式,把抽象的大问题“爱是什么,变成一个具体的“——吧唧”和轻轻地抚摸。《读》求一个“懂”、理解,看来也比较深奥,诗中写“星星读懂了月亮/才陪伴在它的身旁/向日葵读懂了太阳/才围绕它在转动”,读到了“懂”的具体体现,形象且有诗意。接下来,那遥远的距离更拉近了,近在身边“蜻蜓读懂了池塘/才留下了美丽的倩影/蝴蝶读懂了春风/才跳出了迷人的舞姿/露珠读懂了叶子/才绿得发亮/竹子读懂了天空/才站得笔挺”读进了诗意中,诗意更深了,“孩子读懂了童话/才笑声朗朗/童话读懂了文字/才长出了翅膀/——开始飞翔//童年读懂了书/才开始有了憧憬/人生读懂了梦想/世界才拥有了辉煌”诗意自然而然升华。《梦》把疑问用整齐的句式表达,跳跃的节奏托出梦“一个又一个梦/像太阳和月亮的移动/童年就是一条梦的河流啊/妈妈的爱,就是温暖的河床。”
爱,读,梦本就是童诗的主旋律,“爱”是根,“读”是脚步,“梦”是种子。播下了梦的种子,诗歌就起航了。风、月、花、草、树……大自然里的万物,一年四季,都被种进诗园;小路、灯光、书架、炊烟、斑马线、纸飞机、海棠路都走进诗行,快乐欢畅地把诗歌吟唱。
安武林有双发现的眼睛,像《树上的眼睛》里所说,“这个世界有许多美丽/都需要眼睛摄取/一棵树上有一双眼睛/许多棵树上/有许多双眼睛”随处可发现诗藏匿的地方。他还有双善听的耳朵,像《小耳朵》里所写,“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小小的耳朵/在倾听”蘑菇、花瓣、月亮、孩子都是小耳朵“这个世界有多少小耳朵/就有多少神奇的秘密/就有多少迷人的声音”。于是,他随时倾听诗的歌声,把看来的听来的,捡起装进诗心,慢慢散发出诗意。看——“柳枝一摆/春天/就开始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了//荷花一荡/夏天/就开始在蜻蜓的翅膀上闪亮了”听——“谷穗一摇/秋天/就开始在辽阔的原野上窃窃私语了//北风一吹/冬天/就开始在红泥的小炉旁暖暖地做梦了”。看来的,听来的,都走到了一起,走成了《四季》。
安武林的童诗细节描写精美,形象可人,很美很有意境,使人在读的过程里享受美,爱上诗。《露珠》有着小小的心,诗人用细腻的心思倾听露珠的心声,细致入微地加以表达“柔软得只能挂在草尖上/只能藏在花蕊中……阳光温暖着她/黑夜守护着她/大地呵护着她”;《蝴蝶》像“夜的一袭华美衣衫/黑亮/上面缀着银色的星星/微缩一万万倍/成一枚漂亮的标本”;《杏花》树是幸福的、害羞的、美丽的,因为“一堆雪/堆在树上/一团霞/披在树上;《紫云英》有梦,梦见围绕着月亮“浅吟/低唱/眨巴着笑意盈盈的眼睛”。优美的描写,诗意的讲述叫人陶醉。
安武林的童诗里还具有迷人的想象力,讲求韵律,琅琅上口。是一首诗,也是一首歌,特别适宜朗诵。《落叶》唱着“一片,两片,三片/打着旋/在风中徐徐落下……”读着就像在唱“落叶歌”;《炊烟》里回来吃饭的吆喝声,是世间最美的歌谣;《海浪花》里“海浪花/一朵朵开啦/海浪花/一排排开啦”仿佛听到了海浪花哗啦啦的笑声;《秋天的山岗》上“我听见风儿在歌唱/歌唱苜蓿花儿的芬芳……我看见太阳挥着巨大的画笔/把所有的植物都涂成金黄”有声有色的山岗啊,谁会不向往。《树都在干什么》、《月光下的蝈蝈》都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迷人的意境。
安武林会讲故事,在童诗里讲故事。《海棠路》是一个故事,海棠花飘香的路上走着男生女生童年的秘密;《城里的月亮》是一个故事,月亮是个乡下来的淘气的野丫头,常在城市里迷路;《月光号列车》更是一个故事,装着“夜里所有孩子的秘密”……
安武林的童诗丰富多彩,题材广泛,街边小景,小花的微笑,小草的舞蹈信手拈来;心底的思念,故乡童年的记忆充满感情地抒发;大天地中,引人沉思的事物也能慢慢凝成诗意,这源于他细腻善感的心,也源于他始终保持的率真童心。这颗童心与孩子的心没有距离,他的童诗也就与孩子没有了距离。孩子们读懂了这些童诗,才如此喜爱,喜爱得让诗集一印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