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7月月读书单

(2015-07-31 09:27:25)
标签:

阅读

书单

书话

分类: 书话

                               我的7月月读书单

                                    安武林

7月热又多雨,阅读的情绪也高涨了很多。起初,本打算这个月都读日本文学的。从《核桃林》《菜穗子》《水仙》《高濑船》,到《猎枪·斗牛》,很可惜,黄河在这里转了个弯,又读别的去了。在这个碎片化的阅读时代,不集中进行阅读,很难谈得上什么研究。前面的四本全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套“日汉对照小丛书”,犹豫再三,才买下的。小小的开本,漂亮的封面插图吸引了我。平心而论,中国的文学一点也不逊色于日本的,不知为何,国人总喜欢褒扬别国人的文字,对自己国家的文学总是不屑一顾,从儿童文学到成人文学皆如此,这大约就是鲁迅先生说的国人的劣根性吧。看到写《菜穗子》的代表作《起风了》拍成了电影,又如痴如醉地看了这部译成《风雪黄昏》的片子。

读了杨绛的《干校六记》,这没有什么奇怪的。我喜欢慢阅读,和流行的东西保持慢一拍的距离。什么东西流行,我偏偏不看,当流行过去了,才细嚼慢咽。我不喜欢被裹挟,被裹挟的阅读往往是失去自我的阅读。有一处细节我看了良久,杨绛问钱钟书为回国感到后悔不,我其实非常希望钱钟书回答后悔二字的,但钱钟书先生回答不。不知道钱钟书先生是戒备,还是智慧,或者违心,反正我觉得他心里一定不是那么想的。那一场灾难是毁灭性的,热情和信仰差不多都被浇灭了吧。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句话是经得起考验的,经得起推敲的。不过,从人生的历练来说,的确是一笔财富,尽管这财富没有人想要。

《十一种孤独》是美国理查德·耶茨的一本短篇小说集。现代小说,总是有标示性的东西在闪烁,这书名便是。我又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我只能用“震撼”二字表示。苦涩,沉重,无奈,叹息,读这些小说,总有一种想哭的感觉。我想早早读完的,但这部小说根本无法用快读的方式进行阅读的。其实,我感觉,每一篇小说,我都是当作长篇来读的。而很多很多长篇小说,我是当短篇小说来阅读的。不同的作品,品质不同,我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阅读。人的孤独感,是现代派小说热衷于表现的一个主题。我不得不承认,在对孤独感的揭示上,西方现代派的作家是比较有创意的,是深刻的。尤其是首篇《南瓜灯博士》,我几乎可以当作儿童文学来读的。不过,这也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家来读,儿童却是无法体验到这种深刻的。耶茨、菲茨杰拉德等这些作家的命运令人无限感慨,他们的遭遇和经历以及命运,和自己的作品所表现的东西是如此的统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如其人吧。

  米兰·昆德拉宝刀未老,还是充满了锐气。一读《庆祝无意义》,我又感受到了浓郁的那种熟悉的气味。尽管他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我始终是把他排在这个行列中的。他的小说总是那么冷峻,让人有不寒而栗的感觉。荒诞,而又充满嘲讽的韵味。他喜欢和政治过不去,总喜欢添加政治隐喻的东西。这使他显得很孤傲,但也遭人垢病。他注定是要漂泊的,没有归属感,没有祖国。所幸的是,有那么多的读者喜欢他,而且,喜欢他的读者都是高层次的读者。深深理解他,深深爱戴他。

读了高旅先生的《持故小集》,这些小品娓娓道来,很显作者的学养的功力。《木戈比·精力旺盛的人们》是当年内部发行的一本书,人文社出的。我一边读,一边笑,真是滑稽的时代。我国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就是这种味道,虚假的高尚,热情的可笑。人都是阶级的符号,政治的符号。波黑作家席德朗的《父亲是一座即将倾塌的房子》,发表在《世界文学》20121期杂志上,这篇很短的短篇,被拍成了很长的一部电影《爸爸出差时》。我先把电影看了一遍,感觉倒压抑,沉重,这本来是一个宏大题材的作品,但作者偏偏小处理,极有借鉴意义。很讲究技巧。当然,最后又看了一本《兽医历险记》,1949年出版的,陈伯吹先生翻译的。这是他本人的藏书。珍贵,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厘米之外
后一篇:大林和小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