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安武林
安武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662
  • 关注人气:31,9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他还是一株竹子

(2015-03-18 20:31:52)
标签:

人物

袁鹰

作家

阅读

往事

分类: 随笔

                               他还是一株竹子

                                       安武林

2015317下午,学兄谭宗远陪我一同看望了我心仪已久的老作家袁鹰先生。一看见袁鹰先生,我的心就“怦怦”跳了起来。似乎,我又回到了儿时的时光,在校园里,我抑扬顿挫地朗读他的《井冈翠竹》。

那是我喜欢的一篇课文,我觉得它很有气势,很美,很有力量。读着,觉得浑身都是劲儿。

我激动地喊了一声:“袁老师,我小时候学过你的《井冈翠竹》!”

他还是一株竹子

袁鹰先生数月前摔了一跤,行动不太便利。但他的那双眼睛,很锐利,炯炯有神。我觉得他的眼睛,有点像陈忠实的眼睛,我第一次看到他们俩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感觉他们的生命力很旺盛,他们的眼睛洞察世事,一下子好像能看到人的骨髓里去。我是很震撼的。

袁鹰先生个子不高,微胖。头发稀少,但斜斜地向后梳着,一副乐观的派头,一副昂扬的威严。似乎他个人就那么一路走过来的,他们那一代人似乎就这样拼拼打打走过来的。袁鹰先生的声音很浑厚,很洪亮,中气很足,和他的年纪大不相称。看人,九十多高龄了;听声音,却像个中年人。

他的屋子里挂着黄苗子写给他的两副字,显得很有书香气。而在书架上,摆放着一柜子一柜子的书。其中,还有作协主席铁凝看望他的时候,他们一起的合影,摆在书柜里。我悄悄一瞥,好家伙,还有几本民国的书。都是巴金翻译的屠格涅夫的作品,很厚,纸页都泛黄了。

他还是一株竹子

我带了几本书,让他签名的。一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袁鹰儿童诗选》,一本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袁鹰作品选》,还有两本是《诗选》(1949――1979儿童文学),是他和邵燕祥主编的。谭宗远介绍我是搞儿童文学创作的时候,他连声说了几句“好!”,然后,略带惭愧之意说:“那个时候,我没有好好写儿童诗!”。我翻过袁鹰先生的儿童诗,这些诗歌都是服务于当时现实的,应该说在当时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换句话说,就是主题性太鲜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现实。但那些诗句,现在读起来都是滚烫滚烫的,能把人唤回那个火红的年代。那是他的真情,那是他的激情,我相信其中决没有虚假的热情。只不过,不太适合当代儿童的审美品味了。所以,我请老人家给我签名,就是想把它们好好地收藏起来,像是收藏我往昔的岁月。在他的诗歌里,有我的童年,我的少年。

我送了先生一本我刚刚出版的《在厕所读书》,袁鹰先生看到我的名字,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大笑了一声说:“你这个名字好啊!你一出世,武林就安定了。想想《水浒传》里,给这些英雄排个位置都不好排,要不是天上掉下来一块石头,写好了大家的位置,还真不好办哩!”我们都笑了,我发现,袁鹰先生还很幽默,很风趣。

我喜欢书,想知道先生的一些故事,就不知不觉地把话题往这方面引。我重新提到了巴金先生翻译的书,果然,袁鹰先生谈兴上来了。他说,他在上海上学的时候,就喜欢淘书。可是他没有钱,很多时候只能过眼瘾。有一次,他看上了一套《静静的顿河》,是金人翻译的。他告诉老板,给他留着,等他有钱了,他一定买下来。老板和他很熟悉,所以一直给他留着。没过几天,他投的稿子,发表了一篇,来了稿费,马上就把这套书买了下来。后来,解放后,他在上海的报纸上发表了这篇淘书的文章,没想到,有朋友读到了,说这个老板后来到了上海新闻出版局做了干部。袁鹰先生感叹,很可惜当时没有联系这个老板。

袁鹰先生的记忆力很清晰,完全不像个九十多岁的老人。七十多年前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能够说出种种细节,令人赞叹。他说,他买下这套书后,老板还搭了他一本诗歌册子,那是一个人的诗歌习作,那个人自己装订成册了。袁鹰先生说,这个人可能出国留过学,诗歌还有外文的诗句。我故意开玩笑说:“哈哈,那不会是郭沫若老人家留下的早期诗作吧!”

我们几个人开心大笑。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赶紧告辞。

我依依不舍地和老人家告别,握手,我心里默默地说:“他还是一株竹子。希望他心里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