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嘴蘑

标签:
美食散文旅行朋友 |
在长春,朋友一家人请我们一家人吃饭。
朋友点的都是长白山地地道道的特色彩。因为他从小在长白山长大,所以,每上一道菜,都会如数家珍一般给我讲解这道菜的来历,特点,原料,形状等等。
我暗暗惊奇,这才是真正的饮食文化哩。不仅能享受到美味,而且能了解到这道菜的来源以及整个加工过程。
朋友滔滔不绝,我的牙齿和牙床如同传送带一样源源不断地把美食往胃里送。真像大工厂里的两条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不停地吞吐。
又一道菜上来了,黑乎乎的,软塌塌的,我不容朋友讲解,自己先开始发表意见:“这个,我认得,也吃过,这是东北的小木耳。这个小黑木耳很好吃。”
我来长春很多次了,小黑木耳我吃过。而且,我们也在超市里购买。
朋友轻轻地笑了一下说:“这不是小木耳,是猪嘴蘑。”
我搞不清楚这几个字怎么写,只能听音。朋友说猪嘴巴,我才明白了是猪嘴蘑。
我好奇地夹起一块来,好家伙,真像猪嘴,厚厚的。塞进嘴里,滑腻腻的,有点像鸡血鸭血猪血。猪嘴蘑没有细茎,粗粗的,不规则的圆。做熟了,一寸左右高。
朋友说:“这个猪嘴蘑有毒的,如果不加工,生吃的话,你吃了嘴巴会肿,会疼痛的。肿的像猪嘴一样。”
我停下筷子,有点畏惧之感。不知怎么回事,感觉嘴巴有点痒。
朋友看见我有点惧怕,就安慰我:“没事,没事,这是经过加工的,去除了毒性!”
我重新拿起筷子,一块一块往嘴里送。很奇怪,一般的蘑菇,都有个嚼头,唯有这猪嘴蘑,塞进嘴里就可以溶化掉一样。就像冰激淋一样,吸着就可以了。
猪嘴蘑似乎比黑木耳还要黑,肥嘟嘟的,配之于绿色的蔬菜,这黑和绿的搭配,倒是赏心悦目,容易让人产生强烈的食欲。
菌类的火锅吃过不少,这样菌,那样菌,吃过不少,但猪嘴蘑却是第一次吃。那形状,那颜色,很滑稽,很特立独行,似乎不属于菌类一样。
朋友的妻子笑着说:“哈哈,吃了猪嘴蘑,恐怕可以写童话了吧!”
我也哈哈大笑,我说:“这也只能写丑小鸭之类的童话。”
吃罢饭,晚上老想着猪嘴蘑的事情。有趣,好玩。好玩,有趣。迷迷糊糊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醒来了,感觉嘴巴奇痒。
我不停地挠着嘴巴,心想:“坏了,嘴巴肿了吧?我成猪嘴了吗?”
我去照镜子,发现嘴巴完好无损,倒是我用力挠嘴巴,挠出了一些红红的印痕。
大自然真神奇,那些热爱大自然的人,喜欢大自然的人,不知道会有多少神奇的遭遇和多少妙趣横生的故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