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点 恨

标签:
金波书缘赠书读书育儿 |
分类: 随笔 |
又来到了金波先生的书房。
老人家往沙发上一坐,魁梧的身材像一面墙一样,正好挡住我的视线。他的书房兼着客厅,沙发的后面是高大的书架。
他正好挡住了我看他书架的视线。
老人家白发闪烁,满面春风地微笑着。眼角的一点余光,很有杀伤力。他对我的性格和我的一点小心思小爱好了然于胸,仅仅用余光就可以对我一览无余。
我刚在沙发上坐下,就发现他的第二排书架放着一排绿色的精装书。我马上起身,弯着腰往前走几步,看清了那一排充满是非和争议的书。这这这……这是一种姿态呀。
我们一起刚刚参加完一个小小的作品评审会,金波先生邀请我去家里小坐一会儿。自从我迷恋上图书收藏以后,我发现我无论去谁家都像猴子一样,根本无法在沙发上安静下来。我像猎犬一样总想去看看人家的藏书。
我变得越来越简单了,或者说变得越来越功利了。所以,金波先生每次看到我都要发笑。他一笑,身子都发抖,好像腰也直了,两只臂膀也向上耸个不停。
金波先生从来不给我巨大惊喜,比如说,一下子给许多书。他像小溪流水一样,慢慢地滋润我。每一次,都要给两三本有价值的书,然后题跋题赠下,这个价值巨大。看着那排陌生的绿色的精装书,我想:变化真大,好久没来金波先生家了。
我和金波先生聊天,完全是心不在焉的。他是写诗的,自然能理解我跳跃性的思维。我第一句话说:“金老师,最近身体怎么样啊?”金波先生马上就大笑:“还好还好。”我第二句话就是:“金老师,这是一本什么书呀?”此时,我已经站在书架前,从书架中抽出一本书。若非是他对我宠爱有加,恐怕我这种无礼的举动早让他生气了。
我对他说:“金老师,《植物的故事》和《发现之旅》我也买了!”
金波先生说:“你不是喜欢收藏老版书吗?新书也要啊。”
我哈哈大笑,他懂得,我很喜欢这两本书,暗示过他很多次了,但老人家假装糊涂。我记得当时他说他要看看的,还没看。
金波先生家的书架,我是了如指掌的,但每一次去,都会有不少的变化。就像一个大花园一样,这几天开这花,过几天又开那花,所以,每次去我都密切关注他书架上的变化,似乎,那就是一个万花筒。我不看,就会错过风景。
我心里惦记着,那排绿色的书所占的位置,取代了原来的书,那些书哪儿去了呢?
金波先生家里的书,很多很多已经打捆了,包扎了,他说,他又建了一个个人图书馆,是在幼儿园里。此言让我心惊肉跳,我赶紧说:“金老师,送之前,让我选选啊。”
他说:“好啊好啊!”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说:“金老师,你给我写的书法呢?”
他拉开抽屉说:“我不知道放哪儿了,我找找!”
我心里偷偷发笑,如果说金波先生放个东西,不知道放什么地方了,打死我都不会相信。老人家严谨,做事有条理。看看他读书做的批注,画的曲线,便能明白,他是一个心很恬静的人。
果然,老人家取出一个信封,我一把就抢了过去,咧开大嘴先哈哈大笑一通,赶紧取出来观赏。恐怕小学生一看我的表情,就能熟练运用眉开眼笑这个成语了。
我展开一看,发现是一首诗:又见榴花似火/芬芳在枝头燃烧/记忆也被点亮了/夏天又爬上树梢/风把芬芳的火苗吹得更加妖娆/燃烧才是生命/燃烧才有欢笑。这是他的一首小诗《又见榴花似火》。
《契诃夫手记》这本书,是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贾植芳先生翻译的,我觊觎已久,这一次,他慷慨第馈赠我了,题跋:这本书,给我们许多思考,是契诃夫最初的种子。还转赠了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台湾出文学出版社出的林文月翻译的《和泉式部日记》,《百名作家手稿真迹》,《北大讲座》等。有趣的是,在书中看到了几分报纸的剪贴,是关于老北京的。这是他随手剪下来的,好像他有剪报的习惯,在他送给我的其他书中,我也曾见过,这是一个令我敬佩的好习惯。
拎着沉甸甸的书和沉甸甸的喜悦,与金波先生告别了。心里却有点恨:那一排绿书所占位置的原来的书是什么呢?只怪自己忙来忙去不常去拜望老人家。尽管金波先生总是笑咪咪地说“都是你的都是你的”,但我不放心呀,我告诫自己:还是要经常去看看那些即将属于“我的”书,捎带看看金波先生。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