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波
(2013-01-08 00:01:51)
标签:
曹聚仁鲁迅李劼人曹文轩杂谈 |
分类: 书话 |
写下这个活色生香的题目,自己先乐不可支。
其实,我是在读曹聚仁先生的《书林又话》。
书里有这么一篇书话,是介绍李劼人的作品《大波》的,感慨,拿来一用。
在曹先生的笔下,李劼人的文学形象很高大,是高过茅盾和巴金的。而《大波》,是李劼人的长篇小说。据曹聚仁先生讲,推荐给他读这本书的人是淞沪战场孙元良将军。“八·一三”战事发生的第二个星期,孙将军在中华书局的广告上看到了这本书,马上让曹聚仁先生去买。那是《大波》的下册。孙将军一拿到书就发痴似的看了下去。曹先生受影响,把《大波》读完,又把李劼人的《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吞下去了。
最后,曹先生感慨,作家出版社把这三部小说,由李氏修订了一下,重新刊行了。他重读了一遍新版的《死水微澜》,依然兴奋如初。他说,大陆的文化界,毕竟还不是完全盲目的。
非常幸运的是,我淘到了《暴风雨前》(作家出版社,1961年第2刷)和《死水微澜》(作家出版社,1961年第2刷),《大波》我只淘到了二三四册(1962年到1963年,作家出版社第一刷)。
大波,是一个让男人容易产生艳想的一个词。在当下的男人堆里谈到,大家必然会会心一笑。看来,这个词的意义已经是专指了。由此,我想到了两件事情。
一件事是现代文学时期,有一度期刊封面特别喜欢放大女性局部部位。用局部放大的图片做封面,引诱读者。鲁迅先生很看不过眼,讽刺道:有特大乳房一枚。鲁迅先生对期刊和书的封面的装帧设计以及插图都很有研究,自己动手还制作了不少。而他对木刻版画的倡导以及贡献,爱书人没有不知道的。
另一件事是和曹文轩先生去中山最有名的一个小学去讲课。晚上,校长请我们吃饭。点菜的时候,校长很神秘地说:“我们这里有一道地方名菜,请品尝。”
我忍不住说:“什么菜啊?”
校长哈哈大笑说:“大波!”
我和曹文轩先生面面相觑,很窘迫的样子,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校长说:“嘿嘿,别紧张,名字很特别,但菜恐怕很一般!”
上来一看,我却笑了。原来是油炸的面食。圆乎乎的,黄澄澄的,如同一只饱满的乳房。
我想,鲁迅先生倘若在世,恐怕又要感慨了:特大乳房又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