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童年往事校园亲子育儿 |
分类: 随笔 |
小时候的破事儿,就像“嘭”的一声爆开的米花一样,纷纷扬扬的,数都数不过来。不信,我先说上一件“一念之间”的故事。
正义和邪恶,存在于一念之间;真理和谬误,仅有一步之遥。这些长大以后才明白的道理,不可能在小学六年级就明明白白地领会的,即便是读了,念了,会背了,也未必会有什么深刻的体会。否者,无忧无虑这个词儿就永远和童年无关了。
小学六年级,我的同桌是两个女生。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安排座位的,我的两边,一边一个女生。好像自己被绑架了一样。我们那个时候,算不上男女授受不亲,但男生和女生一般都不大说话,和女生说话会被别的男生瞧不起的。所以,男生女生,泾渭分明。而我小小的心里,也是看不起女生的。
我是一个不安分的男生,但不安分却被条件所限。我不能和左右两边的女生说话,只好和前排后排的男生做小动作。在桌子底下踢踢前排男生的鞋子,给后面的男生传传纸条什么的。我身边的两个女生,上课听讲的神态很专注,雕像一般,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盯着老师的脸,耳朵象雷达一样,跟着老师的声音转动。
我欺负左右两边的女生,花样百出。比如,给她们的书包里放条毛毛虫。其实,那是假的,是杨树的穗儿,说实话,我对毛毛虫这东西都有点害怕。同桌一打开书包,哇的惊叫一声,当发现是杨树穗儿,脸红,然后哭。我还会用白色的粉笔在左右两边画上三八线,不允许她们过界。她们听课太专注,往往会不知不觉把胳膊移过界,我用肘子猛烈地撞击她们的关节。再过份一点们就用大头钉放在我的界线内,如果她们过界便会遭到大头针的刺击。她们只能哑巴吃黄连,因为她们过界了,犯错在先,所以也不敢去告诉老师。
有那么一天,我左边的同学写作业的时候,她从书包里掏出一支小巧玲珑的钢笔,很袖珍的。整个钢笔是一支玉米的形状。绿色的叶子,金黄的玉米粒儿,而且是凸出来的。我眼睛一亮。
“哎哎哎,你的钢笔让我看看!”我小声说。
我感觉身后的男生正在注视着我,恐怕也在偷听我说的话。男生和女生说话,总是一件很新鲜的事情。不是绯闻,但绝对算新闻。大家总会一起起哄,噢噢噢,谁和谁好,谁对谁有意思。被笑话的男生面红耳赤,无力地辩解,但越辩解,大家起哄的就越厉害。
我赶紧住嘴了。想想也是,老欺负人家,现在想看看人家的钢笔,遭到人家的拒绝,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不是贼,但我惦记上柳爱的钢笔了,所以,趁她下课外出的当儿,我顺手把她的钢笔塞进兜里了。我想,至少要玩一晚上,过过瘾,再归还她。
柳爱一回到位置上,发现自己的钢笔不见了,立刻着急了。她这儿翻翻,那儿翻翻,因为着急脸色都变憋得通红通红的。
我假装刚从外面回来,漫不经心地问同桌:“你在找什么啊,看你急的。”
柳爱说:“我的钢笔不见了,明明是放在桌子上的嘛。”
我假装很吃惊的样子:“啊,钢笔不见了,这就像士兵丢了武器一样。来,我也帮你找。”
我很热情;我动作的幅度很;甚至显得比她本人还要焦灼。
同桌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看得我心里“嘭嘭”直跳。看来,撒谎是需要心理素质的。在这方面,我从小到大好像都没有长进。
我把自己的书包,抽屉,地上,都找了个遍,正在这时,上课铃响了。
我和柳爱停止了寻找。
老师讲了不到二十分钟,要求我们写作业。老师像个巡阅使一样,转着转着,就转到我们的跟前了。
那一夜,我失眠了。也没兴致拿出柳爱的钢笔把玩了。看来受挫感对人的心理打击挺大的。
第二天,我就象老鼠一样,一直寻找机会。当我的钢笔掉在地上的时候,我脑子一转,马上把柳爱的钢笔丢在靠墙角的凳子腿后面。
柳爱一弯腰,兴奋地说:“啊,真是我的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