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家长朋友们谈阅读
(2012-06-23 06:12:22)
标签:
亲子阅读推荐书家长育儿 |
分类: 随笔 |
暑假又要来了,许多家长朋友们要我给孩子们推荐书。而我每去一个学校讲课,老师们也希望我能给孩子们推荐书。这是一件令人惊喜而又尴尬的事。
惊喜的是,家长,老师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阅读了。尴尬的是,我都不知道该向孩子们推荐什么书。虽然曹文轩先生曾经说过“安武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界读书最多的人”,言外之意,我也是最有资格向读者推荐书的人,但我是非常讨厌什么权威和什么专家来推荐书的。我总以为:开卷有益。阅读是一件自由的行为,我们不能剥夺孩子自主阅读的权利。
我向来主张,家长应该做出表率。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阅读,首先自己就要大量地阅读。这是做父母的天职。自己不喜欢阅读,那有什么资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要热爱阅读?我这样说的意思是:一个家庭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形成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我看到什么什么必读的十本书,必读的什么一百本书,向来都是非常气愤的。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非读不可的书。不读,也不会死人的。虽然言语很是极端,但我的核心意思是:不要去强迫孩子读去什么书。我看到很多专家都在开书单,开必读书目,但我很少能看到必读的理由。比如说,推荐格林童话选,那么我就会说:为什么要推荐格林,我觉得卡尔维诺的《意大利童话故事》比格林的童话更好。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推荐安徒生,但我觉得一个小学生阅读安徒生实在不合适。幼儿更不合适了。但我从来都承认安徒生是伟大的作家的。一个翻译家很困惑地问我:丹麦的文化参赞或者是大使先生非常不理解,中国的孩子为什么那么疯狂地喜欢安徒生。而在丹麦,孩子们是不喜欢阅读安徒生的。这个现象恐怕就是中国所谓的专家们努力的结果,出版推动的结果。其实,安徒生的作品――很多――都不适合孩子们阅读的。
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在童年时期,读什么书不是最重要的,但这个前提并不是要家长和教师不作为,大人的引导也很重要。现在出版社推出的各种系列的童话和小说,有的读一本就可以了,没必要一下子读几十本。就像一个孩子喜欢吃糖,你不能不停地给他糖吃,那需要给他换换口味,推荐一些别的书,那么,这就是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做的事情了。我一向把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看得要比推荐什么书更重要一些。尽早地进入自主的阅读阶段,积累自己的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判断,这个必读上百本上千本的经典要重要的多。我敢说:没有一个作家去告诉孩子们,经典里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阅读,是思考的过程,是不迷信经典的过程。世界上的经典作品有很多,但有很多经典是不那么好读的,甚至是没必要读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读,在什么阶段读,需要准备什么,能从中收获什么,这就像我们去旅行一样,我们是能看到不同的风景的。
一个孩子,还是应该多读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们的书。就如同一个人先要了解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然后再去借鉴别的国家的儿童文学。但现在阅读的风气颠倒了,一味地读引进版的外国书,然后感慨:中国没有好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没有好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无知而又浅薄的言论。一个民族的自豪感,至少是文化上的自豪感,那应该先要从了解自己本土的作家开始。我是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儿童诗人,童书策划人,我觉得我们有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大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在这一点上,我是乐意向所有的朋友推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