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曹文轩水草房子皮卡儿童文学育儿 |
分类: 随笔 |
曹文轩是个喜欢水的人,这不仅仅是指他眷恋家乡,延续家乡的那一方水脉,而是说,他的文字和水有不解之缘,他甚至都自称“因水而生”,很显然,他是喜欢水的,爱水的。我不得不承认,他的灵感的丰盈,文字的细腻和柔软,审美气质的中的华美,都是和水是有关系的。
在作家中,能称的上和水有关的,一个是沈从文,一个是汪曾祺,而我个人觉得,汪曾祺先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水性还不够。没那么潮湿,没那么湿润,没那么柔软。沈从文,是算不得儿童文学作家的。所以说,在儿童文学界能以水著称的,那就只有他了。无论是他的代表作《草房子》、还是《青铜葵花》,都是和水有关的。故事的背景是那一片水乡,或者是从那一片水乡走出来的人对水乡的眷恋。无论他的作品是短篇还是中篇或者长篇,只要和水有关,那就显得从容而又飘逸。也许,有人说他的如水的文字会冲淡他深刻的苦难表达,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对苦难的表达应该有节制的原则,应该让人看到希望和光明。而他,多了一份浪漫的诗意。
水成就了曹文轩,但也给曹文轩带来了非议。不过这非议是非常可疑的,要么来自新闻的炒作,要么就是来自妒忌。真正意义上的批评,我还是很少看到的。他这个人太显山显水了,成人的理论,成人的随笔(阅读方面的),都写得顶呱呱,加上北大教授的身份,所以身上光环多多。但我以为,他的存在无疑是会提升儿童文学的影响力的。就如同严文井的存在会让《人民文学》杂志每一期都发儿童文学作品一样。这样的人越多对儿童文学的影响就越是有益,所以,我对他多了一份这方面意义上的敬重。
曹文轩经常会来一点文学主张,这主张会影响媒体的视线,也会影响儿童文学批评和理论的视线。和别人不同的是,他的主张一出来,必然会有创作实践的支持。这一点,几乎无人能与之相媲美。我相信有人会不以为然,但我却是带着微笑欣赏的。如果这欣赏能多几分,他也就会少几分孤独之感,落寞之感。这一点,是我读出来的,别人未必能理解,而他也未必肯承认。我个人以为,曹文轩在儒雅的下面,其实也包藏着一颗淘气的童心,这童心表现在他玩性特别大。如他笔下的调皮捣蛋鬼,无论是他童年的缩影,还是他童年的缺失,都暗含着他天性的成分。
曹文轩还能水多久?这是人们的疑惑和担忧。也就是说他文字的品质和个性还能坚持多久。但我以为,水无常形,千变万化,倒不一定总是飘逸的,空灵的,优美的,自他的儿子皮卡系列问世之后,我就发现,水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意义,这特质体现在童心的柔软上了,更有亲和力了,和孩子们贴得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