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爱的家乡

(2011-07-03 06:54:49)
标签:

家乡

作文

童年

诗人

朋友

育儿

分类: 随笔

                   

                          可爱的家乡

                        之小题大做

                               安武林

去淘书,看到了一本《可爱的家乡》的书,封面设计特别有意思。这书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不用问,那就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事情。

书的最上面有一行小黑体字:《中学生》征文得奖作文选。书名是《可爱的家乡》,鲜红的大字,但下面有一行蓝色的汉语拼音,就是可爱的家乡几个字。第一个“K”字特别大,在可爱两个字中间穿插过去,而且还出头了。封面上,是两个孩子和一只小木筏,小木筏上还有几只鱼鹰。一个孩字站着,一个孩子蹲着,唯有那红领巾,火苗一样在燃烧,格外醒目。

我大体知道这本书是什么内容了,这是《中学生》杂志举办的全国中学生“可爱的家乡”作文大奖赛的获奖集。我不大明白的是,中学生还戴红领巾吗?这应该是1981年的事情,我都记不清那个时候,究竟还戴不戴红领巾,如不戴,那就是明显的设计上的错误。

《中学生》杂志我一向是有好感的,而不是说它隶属团中央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什么的,最早,好像是叶圣陶他们这些人办的。有着很辉煌的过去。但买不买这本书,我还是很犹豫的,尽管旧书不贵,几块钱的事,但放在家里占地方的费用可不小。我打开一看,是叶至善写的前言,心里微微一动。再一看,哇,第一篇是《农民旅游团》作文,作者是孙怀涛。我心里存疑,会不会是我大学的师兄孙怀涛的少年之作?当即用手机发了个短信,没想到没有得到答复。不管他,买了再说。第三天,才得到他回复,他是刚从国外回来,而这书上的作品,确实是他本人的,而他手里也保存了一本。

孙怀涛是85中文的,我是88中文的。只相处了一年,但他毕业后分到报社,在我们学校不远处,所以经常去他那里混吃混喝,喝醉了,他骑着自行车还要把我送回宿舍。那一次喝太多了,第二天考试,脑袋疼得要命,眼睛发花,看不清卷子上写的是什么。我写过诗歌,写过散文,都是写我们交情的。我最著名的话:朋友就是你回家的路。就是指他推着自行车,送我回宿舍,并把我搀扶上6楼的。

怀涛兄是个诗人,笔名非默。他送我的诗集日期是 19951228。诗集名字《流亡年代》,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他是第四代重要诗人。他很儒雅,骨子里很清高,和社会格格不入,看不惯的东西太多。前几年去济南,深更半夜请我吃饭,才知道他是开着车一个人去英雄山顶上吹萨克斯去了。我真佩服他。不过,读他的诗歌,可是太艰涩了,我也是似懂非懂,只能感觉他的意念和情绪的流转,唉,说实话,诗歌写得很忧郁。

想念怀涛兄。

 

                          可爱的家乡

                           之大题小做

                                       安武林

家乡,大约是不可爱的吧。读多了可爱的家乡之类的文章,突然觉得很可疑,这分明就是大多数人设置的一个陷阱罢了。这人世的事情就是如此的,沉默的大多数,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是可怕的大多数。流行歌曲,畅销书,时尚的衣服,如此等等,都是大多数人哄抬起来的。比如说,都说这猪肉的价格高,房子的价格高,大家都不买,是不是价格就降下来呢?按理说,这多数人欺负少数人是很容易的事,可这多数人被少数人欺负着倒有点不可思议了。

绕了一个弯子,发现快跑题了,赶快又撤回家乡来。我们那一代人,算是比较有理想的,至少是被理想烧烤着。从小就受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烧烤,现在终于明白了,这烧烤倒底是干不过这韩国的小烧小烤,8090后,那个馋呀,一说韩国烧烤,恨不得把那“三寸金莲”放大到五寸,颠儿颠儿就去了。我不能不承认,现在人都很实惠。别玩虚的,最好来点实的。什么领导表扬,鲜红的证书,远没有来点奖金或者提升一下更过瘾。当然,我们从小就热爱的家乡,这个爱是写在作文本里面的。想起我那个民办教师的班主任,我就有点好笑,他可真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给我们念作文总是抑扬顿挫的。

不知道他从哪里搜集的一大批“可爱的家乡”的作文,给我们念。我一听,就明白了,这些真是方圆数十里的莘莘学子写的。那些学姐学兄们,都去远方读大学了,这是他们优秀的作文。在巍巍的中条山下,滔滔的青龙河畔之西,座落着一个美丽的小村庄,那就是我的家乡。我并不知道我每天都能看见的山是中条山,更不知道那像小孩子撒的尿一样的小河就是青龙河。看样子,作假是人的本性,我们从小就受这个教育了。家乡很可爱,但出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的。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家乡不可爱,而是他们要作好男儿,好男儿志在四方嘛,回到家乡的,那叫窝囊废,没本事,要遭家乡人白眼的。鲁迅笔下的杨二嫂,闰哥儿,在家乡还比比皆是的。所以,可爱的家乡,还是有些不可爱的人的。

我常常是想念家乡的,从上大学的时候开始。我说这话,儿时的伙伴如鲁迅笔下的闰哥儿一样的朋友,同学,就笑了。他说:“你既然那么想,你就回来吧!”我顿时就无语凝噎了。他笑声更大了:“哈哈,假的吧!”我知道,有些话,是没有办法讨论了。比如说,精神,心灵。其实,很多人所讴歌的家乡,已经是精神上的家乡了,是功成名就的人一种专利。如果你要敢说家乡不可爱,甚者可憎,那后果很严重。小了,要遭家乡人唾弃,大了,祖坟安静不安静那都是不好说的。所以说,要爱家乡,假装爱,也要爱。我更喜欢叶圣陶的一句话:所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乡了。我不知道原话是否如此,但大意是错不了的。所以说,家乡的概念,已经不是肉身上物质上的那个家乡了,是精神和心灵的家乡。

文字是是个奇妙的东西,怎么说怎么有道理。它毕竟没有数字意义上的精确度。我爱家乡,从来没有改变过,苦难的童年,黑褐的窑洞,面目可憎的老师,还有一直不大友好的邻居,如此等等。那个时候,我就一直想,我什么时候能够走出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呢?现在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家乡让我如此怀念呢?我终于明白了,恨是爱的另一个名字。哀其贫困,怒其势利,大约是一种深爱的表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