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的情,书的色

(2010-12-22 09:27:14)
标签:

海豚书馆

阅读

读书人

书评

文化

分类: 书评

                                         书的情,书的色

                                                安武林

每一本书问世以后,都有自己的潜在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犹如乔治·桑夫人所言的她的书是写给朋友们看的一样。每本书都怀有期待被同类认同的感情。其实,每一本书都像人一样,有获得爱情和友谊的权力,只是,它内在的品质决定着它等待的时间的长短。海豚出版社的出版的海豚书馆系列,竟然让我这样的职业书评人自告奋勇地做了一回非职业化的书评人,盛情向读者推荐这一套书。

海豚书馆的丛书分为六大系列:文学原创,海外文学,文艺拾遗,学术原创,学术钩沉,翻译小品。规模宏大,且每月都有新书推出。对于喜欢阅读的人和喜欢收藏的人,这套书无疑会给此类读者带来惊喜。我习惯把它称之为是给喜欢读书的人看的一套书。是给有点素质,有点修养,骨子里还把自己当文化人,还有闲情闲空并保留着读书习惯的人看的。它是精装本,而且每本都不厚。像文学原创系列中的叶兆言的小说《玫瑰的岁月》,我从天通苑地铁开始看,到菜市口地铁下车会个朋友,再返回天通苑的时候,这本书已经被读完了。这本语言简朴到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都能在没有任何阅读障碍的情况下读完的书,令人回味无穷。

文学原创系列已经推出了莫言的《变》,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格非的《蒙娜丽莎的微笑》等。这些小说像我们的通俗生活史一样,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颜色。王安忆写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史,大背景是上海,它反映了弄堂的变迁以及小人物的命运,以及小人物身上闪光的品德。格非写的是大学同学中两个人物的命运,一个成了大老板,一个郁郁始终,尽管造化弄人,但格非的作品关注的还是精英阶层的人的命运。莫言自叙历史,对命运的坎坷多变感慨良多,但挥之不去的还是他的高密情结。无论是莫言的作品,还是格非和王安忆的作品,都有一种天然的亲合力,娓娓道来,像是在给人讲故事一样。这些小说亦庄亦谐,亦雅亦俗,可以说具有广泛的读者群。读之有力透纸背的震撼之感,以及酣畅之感。

在海外文学中,周梦蝶的《刹那》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位台湾诗人虽不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比起余光中、洛夫、郑愁予、覃子豪、纪弦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台湾诗人来说,周梦蝶确实陌生些。1988年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当代台湾诗萃》分为厚厚的上下卷,几乎把台湾诗人一网打尽了,但上面就不见周梦蝶的诗歌。这位诗人的身世、经历、命运和诗歌是融为一体的,因此别具一格。若非董桥(海外文学系列主编)这样的慧眼识得,恐怕很多读者对他还是一无所知,不仅如此,而且诗集恐怕很难印行。有趣的是,此书采用繁体字排版,给人古色古香之感。如此一看,各个系列的主编的确是高人,在选拔作品的时候眼光独到,而且还有钩沉的意思。那些被沙子埋没的珍珠,被主编们试去尘埃,使其大放异彩。此乃颇积功德之善举。而傅月庵的《我书》则让人忍俊不禁,作者的笔触活脱脱就一个北京玩主的形象,但作者是在玩人,玩书,玩书店。所谓玩人,即作者写了一些作家印象记,如安妮宝贝,如毕飞宇,如亦舒。个人经历,书事花痕,点点滴滴,架不住作者一个“活”字。作者把这一切写得活灵活现,趣味盎然,大约喜读之人阅之都会莞尔一笑。

在文艺拾遗系列中,冒鹤亭的《孽海花闲话》倒是一本奇书,一本趣书,但对我等没有读过《孽海花》一书的人无疑又是天书。倒不是书有多晦涩,而是说它如同金圣叹评《红楼梦》一样,你若没读过《红楼梦》,难免会有不知所云之感慨。熊式一老先生的《八十回忆》,倒是可以饮几杯酒小读的,人世沧桑,英雄悲歌,一个在英伦把中国戏剧发扬光大的人,一个使用双语写作的人,竟然在国内在台湾谋不到一个教授的职位而颠沛流离。就像我们的一刀切的职称害死多少有特殊才华和贡献的人一样。但老先生有苦有甜,童心灿烂,谈到自己的成就少不了有几份沾沾自喜的真情流露。性情,给人喜悦给人敬佩给人沉重的性情。似乎用自古英雄多磨难的一句话才能给先生的一生以准确性的评价,或者说抚慰。

在学术原创系列中,葛兆光的《本无畛域》非常值得一读。虽然学术二字让人望而生畏,但葛先生的作品却有个副标题“书评7篇”,这些所谓的书评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书评有很大的不同,有考证,有梳理,有回忆,有旁征博引,而且语言如水洁净。平淡的叙述中,掩不住磅礴的激情。像陈寅恪,吴宓这样的学术大家,是个文化人――尤其是学人文科学的――几乎人人都能知道一点。葛先生从考证入手,剖析了吴宓和陈寅恪这样大学人的心灵轨迹,令人真实可信。即便我等对沈曾植这样具有国际学人眼光的大家一无所知,但读读《欲以“旧德新知识”六字包扫一切》一文,便会有大收获。使人对沈曾植先生大生敬意。虽然只是书评,但作者其中有很多地方透射出作者治学宽广的胸怀以及开阔的视野。比如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国家与政党的关系,这些纠缠不清的困扰多少代学人的问题,在被评者的学术生涯与人生历程中给其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我们应持什么态度等等,作者都有独到的见解。感觉葛先生此书大气而又严谨。

书有情,亦须有色。这套丛书采用了色彩引领阅读的方式,给人别样的艺术享受,如橙色系列是指文学原创,蓝色系列是指海外文学,红色系列是指文艺拾遗等等一共六种色彩六个主题。封面设计简朴大方,雅致可心,书封上留大面积空白,似乎满腔的心思,欲向爱书之人诉说。书封外面包了一层薄薄的塑料,用刀裁开,如同读毛边书一样,这样的乐趣唯心中书情郁郁之人方能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被人偷拍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