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儿童文学商业化写作争鸣作家杂谈 |
分类: 随笔 |
在儿童文学领域,商业化创作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有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前些年,口号喊得响亮,创作实践跟不上;近几年口号沉下去了,果实却压满了枝头。在这个批评容易得罪人的年头,人们会轻描淡写地谈论它,王顾左右而言它,牵强附会认识它,却很少愿意去从真正的意义上去审视它。这不难理解。我们作家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了,胸怀越来越小了,批评家们诚实的勇气和坦率直言的批评品格慢慢消失了。其实,理论的批评并不是要扣什么帽子,更不是要打棍子,而是说我们面对一个作家具体的作品或者说某一些现象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我看来,一个人无论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这都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要有个人的观点。比如说杨鹏,是我的好朋友,他提出商业化写作的观点我就很佩服,尽管我并不认同。
商业化写作的观点是杨鹏提出的,也有不少发表理论支持的,也有反对的,而我的这篇文章并不指向杨鹏。说的直观一点,商业化写作的作家已经有一大批,差不多形成了一个群体。商业化写作的概念,在我看来,就是为商业而写作。其实,现代作家和古代卖字为生的文人是一样的。赚稿费,赚更多的稿费,养家糊口,过优越的生活是每个文人的梦想,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从这个口号的基本意义上来说,并没有什么错误。那么,商业化写作究竟包含了什么内容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这是需要探讨的。商业化写作,网络上有具体的解释,大意是分内外两种,内在的指作家本人的姿态,对读者对出版对流行的了解和研究,校准自己的方向。外在的指包装策划宣传等。大意如此。商业化写作,又称职业化写作、时尚化写作、流行化写作,如果用这些标准去衡量我们儿童文学的作品或者去审视我们的创作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无奈地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商业化写作似乎成了我们承认儿童文学繁荣的强大的支撑。
如果把商业化写作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从儿童文学中剔除出去,那么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加难堪的事实:儿童文学繁荣的像一面大海,而现在只剩下几座孤岛了。用这个比喻,可以形象地说明商业化写作在我们的作家和我们的作品中占多大的比例了。按照商业化写作的要求规范,一切是以外在为主要目的的,也就是说作家考虑的是读者出版以及市场的反响当然还有可观的收入等等,那么作家的写作究竟还有多少是自己内在的表达?文学,在我看来是作家绝对化的自我表达,原创力强调的独特性,而商业化写作消灭的就是这些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化写作带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原创力的下降,第二个问题是文学性的减弱。从商业化写作的审美特征来说,它讲究的是通俗性,可传播性,就像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甜食一样,而糖就是商业化写作的特征。
当然,商业化写作还有可复制性、批量生产的特点。从中外作家的勤奋和高产来说,巴尔扎克,涅斯特林格,斯蒂芬·金无疑都是非常高产的作家,每个人几乎都写了百部以上的作品,但勤奋、高产和商业化写作并不是一回事。而我们也不能因为一个作家勤奋高产而抱有一种作品很粗糙的偏见。勤奋高产从来都是优点,应该加以肯定。无论他是有创作天分还是怀有文学理想或者说养家糊口的理由和需要,都是值得肯定的。商业化写作可复制性的、批量化生产的作品,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雷同化。而作品的雷同化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文学本身,都是一种损害,更不用说出版资源的浪费了。
商业化写作唯一的受益者,应该是作者本人。名声,作品的畅销,丰厚的版税,都会随之而来。这种显而易见、人所周知的事实人人心知肚明,但要是以我这种身份说出来,就难免有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嫌疑。其实,我和任何一个作家都没有阶级仇民族恨,我希望每个作家都能凭自己的能力过上优越的生活。我们儿童文学作家中的令人瞩目的可观的收入以及出版的繁荣,成人文学作家只能望洋兴叹。换句话说,这也成了我们的自豪。我们有的作家一年出几本书几十本书,成人作家能做到吗?而在我们儿童文学圈子的作家并非少数。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还是蛮感谢商业化写作的儿童文学作家们的。但我不能想象的是,我们的孩子会不会得厌食症?或者如刘绪源先生所说的“阅读品位的降低”?因为可复制的、雷同的作品读一本和一百本有什么区别(但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没有哪个孩子只吃一块糖),从商业化写作的本意上说,此类作品是迎合儿童的、媚儿童的(就像很多年前流行的媚俗), 我不能说它们没有一点引导或者说指导的意义和价值,而是说这方面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商业化写作会给很多人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写作很容易。我曾经很多次抱怨,我们儿童文学的门槛太低了。如果从积极的意义上说,我们儿童文学作家的队伍不断壮大,从消极的意义上说,很多还没有创作积累和创作实践的人都已经开始在家安静地写作,甚至没出一本书,没写几篇文章,就要吃职业饭了。我想,这和商业化作品给他们传达的信息不无关系:因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商业化写作的作家已经形成了很大的势力,我是有点担忧的。庆幸的是,我们有的作家也在坚守。坚持独立的作品品格,坚守文学神圣的理想。我非常欣赏诺贝尔文学奖,始终把诗人和诗歌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想,这也是在坚守一份文学的理想吧。我也想过,商业化写作的作家们过上优越的生活之后,会抽出一点时间写出几本精雕细琢的充满心血的文学作品的。而且,肯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