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怪老头孙幼军

(2010-05-21 05:30:26)
标签:

孙幼军

童话

怪老头

作家特写

儿童文学

育儿

分类: 随笔

                                  怪老头孙幼军

                                   安武林

孙幼军是一个可爱的怪老头,他的怪很多大人适应不了,可是孩子们喜欢。孩子们喜欢有个性的人,有趣的人,有意思的人,有童心的人,而孙幼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儿童文学作家之中,只有一个人和鲁迅的一个人所周知的习惯很相同:写日记。孙幼军几十年如一日写着日记,我估计他的日记的总字数要比他所有作品的总和都要多得多。但这些内容很多不都适合发表或者出版,因为它太真实了,真实的会让有些人感到难为情,尴尬。我相信人世的沧桑,儿童文学人性化的历史,都躺在他的日记里。

 怪老头孙幼军

孙幼军中等个,身上有典型的东北人的性格。眼睛很大,不过当他用眼白看你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了,老先生可能要表示不满或者愤怒了。他说话的声音很有特点,似乎那声音是从腮的两边传出来的,有两股气流组成,所以,声音不大但坚实有力。而他的笑声就像橡皮子弹打在墙上一样,短促坚硬,但来自心灵。他不会礼貌的笑,不会假笑,不会很有涵养的笑,他的笑像山涧的清泉一样清澈透明。他喜欢戴礼帽,或者别的帽子,似乎那个帽子就像他的标签一样,他很潇洒地站在自己的房子下面。虽然他的头发全部花白了,但如雪的白发却给他增加了很多的魅力。

孙幼军一辈子都在写童话,在中国儿童文学界,他的童话似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果我不怕得罪别人的话,我会说:他是中国童话第一人(健在的作家们)。很多作家都有代表作,但你读了代表作之外,你会突然发现除了代表作者外其余似乎就没有代表性了。而孙幼军的童话,整体质量上乘,读了他表作,惊叹:很好;读他非代表性作品,感叹:也不错。但他也写过成人小说什么的,也搞过翻译,但那些都可以忽略不计。他的散文或者说随笔,倒是值得关注的。近来他在不停地整理自己的日记(散文),估计能出几大厚本。

孙幼军的玩性很大,这种玩性来自他的童心。你要是有空去他家里作客,他会指着楼下的车们说:“看,这是我的车,自行车,电动车,小汽车。”仿佛它们都是他的孩子,正等着他去兜风钓鱼什么的。孙幼军是最早使用电脑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在他的鼓励怂恿甚至是鞭策之下,很多人才开始接触这个高科技的工具的。我就是其中之一,那个时候我还在西安。老人家盛气凌人地说:“你还不用电脑啊,你等什么呐,这玩意好处太多了,一二三四五六。”嘿,简直就是电脑的形象大使,或者说经销商。也许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我却深深地记在心里。温暖。

有一次,我敬重的某位老师对我说:“哎呀,这个怪老头,有时候会作出童话举动来。”他告诉我,有次他们开完会,他开着小车走了,走着走着,突然他从镜中看见孙幼军骑着电动车在后面追他。他赶紧把车停下来,等孙幼军赶上来,他就很恳切地说:“我求求你,你不要追我好不好。”孙幼军哈哈大笑,好不得意。就这么个具有玩性的人,让别人有几分担心,而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在乎。交通警察找过他麻烦的,比如说罚款什么的。毕竟,像他那么大年纪的人还开小车的已经很少了,或者说几乎没有了。更何况,他差不多到了快被吊销驾照的年纪才开始学习开车的。

这个人身上有一股子倔强劲儿,或者说固执,或者说是认真。有一天他给我发来了一分WORD文档来,他说:“武林,这是咱俩的通讯集,你所有给我写的信都在里面,发你一份,备份。”我吓了一跳,当时还没有感动的感觉,第一感觉就是被惊吓,之后才是感动。我最早给他写信的时候,恭恭敬敬称他为孙老师(现在依然是),他说:“你别叫我老师,你称呼我老孙什么的就挺好,就像人家喊老钱老李一样,你喊我老师我不舒服。”我接到他的电子邮件乐坏了,心想:“这个老人家很有意思,很容易接近,很随和呀。”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老人家脾气大的很呐。我们后来见面的时候,谈到了这一幕,他哈哈大笑说:“那个时候,你还是热爱写童话的小青年哩。”

可不是吗,一个人无论有多么大的成就,在老师面前都应该是恭恭敬敬的小学生,这叫尊师,这是美德。可现在的情形远不是这么回事。最初结识你的时候喊你王老师,小有成绩的时候,喊你老王,大有成绩的时候就喊你小王。文化人做别的不行,做中山狼最在行了。

孙幼军喜欢抽烟,我们可以算是烟友。但他喜欢喝冰茶,热气腾腾的茶非要放在冰箱里冰凉了才喝,我这个胃就不行,看样子不喜欢冷遇。前一段时间,我们聊天,整整聊了四个小时。天哪,他老人家一点困意都没有。从童年聊到成年,从黑龙江(他是黑龙江人)聊到北京,从儿童文学聊到儿童文学史,从喜欢的人聊到不喜欢的人,天,后来被樊发稼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樊老说:“武林,孙幼军70多岁人了,你要考虑他的身体呀。”我深感不安,连说:是是是。

真实情况是:我上下眼皮在打架,我熬不过这个怪老头啊。他的精力太充沛了,而我就像鲁迅先生一样,渐渐看出自己的小来了,惭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