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儿童图书出版综述
(2009-12-22 06:09:50)
标签:
儿童文学少儿图书出版2009盘点育儿 |
分类: 书评 |
2009年中国少儿出版界持续繁荣,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余波的影响,这几乎是个奇迹。许多行业出版社以及非少儿专业的出版社,也涉足并看好少儿图书的出版,尤其是看好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加大投入,扩大规模,给少儿图书出版增添了不少色彩。虽然少儿出版界的转企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但图书的出版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似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足以见各出版社积极应对,对体制的转变的认识能力和应对能力都大大增强。尽管少儿出版的图书种类规模都相当庞大和繁多,但亮点依然在中国少儿文学原创图书的出版上,所以本文试图从少儿文学图书的出版社进行梳理,给读者和行业人士提供一个参考和管窥少儿图书出版的样本。
一 从作家自身看,少儿文学图书出版的局面
2009年,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有名有姓的出过几本书的人,似乎都处在一种甜蜜的忧愁的状态,用一个字来形容和描述的话,那就是:忙!写作忙,出书忙。写作忙不是指那种自己写好了再找出版社的忙,而是拿了合同进行创作的忙。几乎所有的作家都出书了,无论是原创的作品,还是自己作品的汇编。像那些创作比较勤奋、产量比较高的作家,如杨鹏、李志伟、赵静、王勇英等都有大批量的儿童文学图书推出。如果列一串名字的话,沈石溪、程玮、彭懿、伍美珍、郁汤素兰、郁雨君、萧萍、谢倩霓、殷健灵、王一梅、张洁、薛涛、杨老黑、李学斌、翌平、郝月梅、商晓娜、王立春、汪玥含等等等等都出版过个人原创的新作或者是个人汇编的集子。就连笔者赶上这样好的出版形式,也出版了三本原创的童话作品。被称为儿童文学青年评论家的三驾马车(谭旭东、李学斌、安武林)之中的李学斌和谭旭东都各自推出了自己的批评和理论专著。少儿出版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理由不给它个繁荣的评价。
二
据笔者在出版社的感性经验,年收入版税在百万以上的作家,还可以挑出来几个,所以,笔者才认为作家富豪排行榜是一个新闻炒作的东西,不足为凭,而且意义不大。
2009年,一直受读者关注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张之路、秦文君都推出了他们的新作。
秦文君的长篇小说《会跳舞的向日葵》,是作者费了心力写就的一部厚重的、充满历史感和沧桑感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在她个人的创作史上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意义,而且是当下一部难得的优秀的少儿长篇小说。而且作者巧妙地把成人宏大的视角与气势和充满童趣的儿童本位写作理念结合起来,凝结成了这部作品。
曹文轩第一次放低了写作姿态,增强了作品的亲合力,写出了“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四本小说。这也是他第一次写系列小说。小说带有浓郁的自传特点,更重要的,他的小说反映的是一个家庭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长过程。这套小说是以时间为线索的。小说幽默,真挚,轻松,揉合了很多流行的小说的写作元素,但又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文学品位。
张之路是个写作很严谨的作家,他小说缜密的结构和小说完整的故事性几乎是他小说最大的特点。也就是说,他是少有的能够按照长篇小说的元素写小说的作家。他的“小猪大侠莫跑跑”是几易其稿才尘埃落定的,笔者有幸见证了这个过程。三本小说也是一个系列的形式。它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张之路小说的特点:科幻的元素加小说元素。小说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情节起伏跌宕。
金波推出了他的原创中篇童话《蓝雪花》,这部作品秉承了他一贯的风格,温馨,精致,优美,充满诗意,带有浓郁的个人审美追求色彩。作品依然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抒写的。如同他的《乌丢丢奇遇记》一样,其中加入了一些儿童诗歌。童年的记忆、童年的情感、童年的经验都深深地浸入在作品中。
四 儿童文学实力派作家的亮点作品
董宏猷推出了他的原创长篇小说《“好大胆”与“好小胆”》,故事幽默,生动,秉承了他的“胖叔叔”的写作风格。
一向高扬“幻想文学”大旗的彭懿,推出了长篇幻想小说“我是夏壳壳”系列:《青蛙王子》《小河花妖》《爸爸变成甲虫飞走了》。
2009年,写童话和小说都很出色的汤素兰出版了童话新作《奇迹花园》。这是她写了一段小说之后重新回归童话而潜心写出的一部长篇童话。
谢倩霓推出了原创长篇小说《风走过树林》和《忆棠的夏天》。
殷健灵推出了原创长篇小说《1937。少年夏之秋》和《千万个明天》。
五 有创意和有品位的儿童文学丛书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共和国儿童文学金奖文库”丛书规模宏大,虽然这些作品都在市场上不难看到,但它是以经典的形式包装和策划的,尤其是在装帧和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强调的是“美绘版”三个字。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的“全球儿童文学典藏书系”,2009年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引进书,扩展和延伸产品的规模以及内容。
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名家的经典。注音版”的童话书,有的是作家代表作的汇编,有的是原创,文本内容和装帧质量都按经典的品位打造的。
如果说2008年流行的是“美绘”两个字,那么2009年流行的就是“最美”两个字。明天出版社推出的“最美的儿童诗”原创系列品质优秀,多才多艺的儿童文学作家萧萍和薛涛都是第一次推出个人的诗集《狂欢节,女王一岁了》和《四季小猪》。而儿童诗人王立春的《写给老菜园子的信》和张晓楠的《和田鼠一块回家》也是这个丛书中的。
浙江少儿出版社推出了冰心奖20周年纪念作家新作专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也推出了冰心奖作家的专辑。
六 作品以系列化形式或者作家个人系列作品形式出现
2009年的中国儿童文学图书市场,闪亮的几乎都是系列作品,或者是作家个人的系列作品。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张之路的“小猪大侠莫跑跑”系列,沈石溪品藏书系,程玮的“至真小说散文”系列,汤素兰的“奇迹系列“,彭懿的“我是夏壳壳”系列,谢倩霓的“少女亲情系列”,殷健灵的“温暖”系列,三三的“诗意小说系列”,郝玉梅的“幽默儿童小说系列”,杨老黑的“少年侦探系列”,李志伟的“男生女生大作战”系列,“周志勇的”彩铃四班的秘密信“系列,彭绪洛的“少年冒险王”系列,薛涛的“薛涛作品坊”系列,商晓娜的“绝佳拍档”系列,王勇英的“怪同学”系列,杨鹏的《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等等。就连90后诗人张牧迪,都推出了她个人的作品系列“阳光书吧”。这个单子挂一漏万,但具有代表性。
这种局面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作家自我经营意识的增强,另一方面来自出版社的对作者资源的抢夺和占有。出版的策划组织作家写书的局面逐渐会被为作家量身制作的方式所取代。可以说是经营书到经营作家这么一个过程的转变。
七 资源整合的格局
在儿童文学图书出版领域,资源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儿童文学》期刊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大量推出作家的汇编或者原创作品。王泉根主编了“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苍藏书系”和“世界华文优秀儿童文学精选”,金波主编了“红帆船抒情童话:”和“桥梁书”系列(原创),朱自强,孙建江和张洁、谭旭东各自推出自己的年度儿童文学选本。安武林主编了“当代儿童文学阅读新经典”、“新经典文学读本”“点灯的人”、“中国校园幽默小说书系”。而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继续扩充了自己的获奖书系,又增加了冰心文学奖的专辑。
在我看来,所谓的分级阅读也是资源整合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一个机巧的出版概念。从南方到北方,分级阅读声势和规模都不小。体现出了强烈的策划和经营意识。毫无疑问的是,2010年,资源整合的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或者说扩大。
“小猪大侠莫跑跑”系列三本,张之路著,浙江少儿出版社
“我是夏壳壳“系列三本,彭懿著,明天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每本定价1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