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走偏锋

(2009-07-09 15:15:59)
标签:

少儿出版

文学名编

杨佃青

杂谈

分类: 随笔

                                笔走偏锋

                                        安武林

杨佃青是个山东人,说话却有点像南方人。可能他想把北方人的粗犷和南方人的细腻很好地在他的语言上表现出来的缘故吧。反正他很少愿意暴露他山东人的身份,而喜欢让人把他当作南方人。用心很险恶。不过,他的笑声和他的体重都是很富有内涵的。

杨佃青在福建少儿社做文学编辑,我多次开玩笑都用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说:“佃青老弟,你是一个笔走偏锋的人啊!”他哈哈大笑,谦虚地说:“我们是小社,资源没有你多,大牌抢不到手,只好做点新人的作品。”说是这么说,但我觉得他绝对是口是心非。因为,他有自己的出版理念,并且是坚定而又执著的。

杨佃青是儿童文学硕士,致力于儿童文学图式的出版和儿童文化的研究。虽然他不是什么老子庄子的弟子,但做人做事始终是低调的。只有在私下里和我探讨儿童文学或者说儿童文学图书出版的时候,才会露出狰狞的面目和凶狠的本色来。这家伙固执的像块石头。我们有时候高度一致,有时候针锋相对,彼此寸步不让。当年,我们曾经酝酿花衣裳组合(伍美珍、 郁雨君、饶雪漫)的时候,是非常融洽的,我很赞成他大胆而又有创意的想法。当时,花衣裳的成员们就像刚出道的歌手一样,还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虽然说时过境迁,现在的花衣裳组合也今非昔比,但历史唯一的好处就是它能真实地记录这一切。好在杨佃青也不是鲁迅笔下的杨二嫂始终把小时候还抱过你来的话挂在口头放在心上,编辑吗,就是为他人作嫁衣的,把作者嫁出去使命就完成了。

杨佃青始终定位在新作者的培养和发现上,这家伙有着警犬一样好的嗅觉,是很能发现那些文本价值独特的和有畅销潜质的新人。但他也很无奈,有时候刚刚发现一个作者,别的出版社会风闻而至把人挖走。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商业秘密尤其无密可守,因为作者会把你给出的代价和条件作为资本又去和别的出版社讨价还价。这是儿童文学出版的特有的一大奇观。我们的作者创作的数量惊人,相对于成人文学的出版,我们儿童文学图书的出版简直就是神话的制造基地或者说批发基地。我幸灾乐祸地谈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会英雄气短地说:“唉,有什么办法。”那声叹气里面似乎有无限的委屈和无奈。

有时候,他也会发表一点真知灼见,尽管有点儿偏激。比如说,他著名的一篇文章《口水土向安徒生》,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人口诛笔伐,暴跳如雷,好像要把他生吞活剥似的。我也跟着别人落井下石,狠狠地踩了他一脚。不过,我那个是拿他的文章做个由头,实际上是在评论安徒生。他那篇文章的内容倒也无可厚非,就是标题太扎眼,我们说他是标题党也好,酷评也罢,反正那题目做的让人一看就反感。其实,我都很怀疑是不是大家真的认真读了他那篇文章,如果是断章取义那他真的是吃不了还要兜着走了。偶尔,我也会觉得他是个很边缘化的人物。从出版角度说,他在圈内,但从个人治学和爱好来说,他又在圈外。心里对作家和作品了如指掌,但常常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人都有两面性,我觉得他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彼此坦诚相见,毫不顾忌地发表个人的意见。小家,大家,均不放过。这种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很理想化的研讨。偶尔,我也会恐吓他说:“我要把你的意见转述给某某某老师或同志。”他哈哈大笑说:“没关系,我会说那是安武林说的。”哈哈,这种人多有心计啊。两个人的谈话就像家务事一样,让人相信谁似乎都不踏实。但我不是小人,绝对不会干这种只有志高同志擅长做的事。更何况现在的作家们心里很脆弱,一听表扬心花怒放,一听批评怒火万丈。

我和他是朋友,是同行,还加了一个编辑和作者的身份。我的童话集《一座颠倒的医院》是他推出的。我也主编了一些书在他这里出了。彼此的交流更多了。表面上看,他蛮随和的,但骨子里面却也不乏霸道。我和葛翠琳先生合作的她的童话点评本,书出后却没有我的照片和简介。我打电话询问怎么回事,他呵呵呵笑着说是他的主意。我是有几分怀疑的,是责编漏掉了,还真是他的注意,已经不重要了。听他呵呵呵大声鬼笑着,我的气早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家伙的笑是很有内涵的。很多事情不说,不解释,一笑之中你能感受到很多东西。在西宁开双年会的时候,我们几乎吵了半夜,争论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第二天,住我们隔壁的女编辑问我们:“老师,你们昨夜在干什么呀,声音好大,时间好长。”我说:“我在和杨佃青吵架呢。”他笑笑,一声不吭。看来,这个笑的意思是:我们俩的事,干嘛告诉别人。这不显得我们生分么?兄弟和朋友握手和欢笑是在公众场合,而吵架争论则在无人的幽处。

 

此文刊发于2009年7月5日《出版商务周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