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中考作文语文报育儿 |
分类: 随笔 |
博主按:《语文报》约博主写一篇中考作文,要求600-1000字,可以不考虑学生的情况,按作家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作文题《并没有结束》。这是北京地区的中考作文题。
周六的早晨,天阴沉,风大,还飘了一点雨滴。我兴匆匆地来到小区的菜市场,一看,傻眼了,那几个我很熟悉的摆书摊三个小老板都不在。他们可能怕今天下雨,没摆摊;也可能估计没有顾客,不摆。总之,空空荡荡,只有那些木板、凳子和塑料布留在那里。
我抱怨了几句,转身拖着小车回家了。心里一片阴暗,如天空。
每周六,都是我固定的淘书时间。一年多来坚持不懈,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这种甜蜜和忧伤似乎无法和人交流,就像河流没法和大树交流行走的快乐一样。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干嘛非要人家也对淘书感兴趣呢?
从前,我是很讨厌淘书的,不仅不能理解这种浪费时间的行为,而且很反感。喜欢什么书,就去书店买一本。但我自从进了出版社之后,对淘书的行为才产生了崭新的认识。特别是阅读了大量的书话作品以及黄裳先生的《书衣百影》之后,才明白书这种承载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智慧的载体,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比如说装帧学,版本学,美学,人文和历史的缩影等等。有意思的是,还可以淘到一些珍贵的签名本。
比如说,周国平先生翻译的《尼采诗选》,上面有他签名,送别人的。比如说叶永烈写的《高士其爷爷》高士其签了名题了辞送给别人的。比如说《名人眼里的王朔》这本书,梁天梁左英达一起签名的。等等,都是我从书摊上淘来的。还有一次淘到林冠夫先生的藏书,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去网上一查,才知道他是《红楼梦》研究协会的副会长。这样的偶遇艳遇奇遇差不多可以写一本书了。
我很讨厌女同志买菜的斤斤计较,一分钱一分钱地和人家讨价还价。可是,自己在淘书的时候,和人家侃起价格来比女人还女人。末了,还非要人家绕上一本书才会觉得心满意足。想想,真有一百步笑五十步的滑稽之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鲁迅笔下的“杨二嫂”?
淘书对我来说,就像一种庄严的宗教仪式一样重要。如果说我对书的情感可以称得上是宗教式的情感的话。很多人每到一地,都要去香火茂盛寺庙里去上一炷香。而我,每到一个地方,总要到旧书摊前上一炷心香。
其实,有很多书我并不能读懂,像黑格尔、康德、海德格尔的一些书。那么,为什么要买它们呢?我问自己。我把它们放在书架上,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一种敬畏之情。它能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真正的学问。所以,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不可轻狂。这些书,像山一样巍峨耸立,很容易让自己看出自己的小来。
我又要出差了。周六,在浙江武义。那儿有旧书摊吗?而我每周六都去淘书的地方,又有什么新书吗?
这是一篇内容丰富、亦庄亦谐的议论文。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妙趣横生地写出了作者对淘书这一爱好的认识、感受和体会。首尾是按照记叙文的典型手法布局的,中间有议论、有叙述,但无描写。唯有第一段采用了简约但又富有感染力的描写。
作者在文中多处采用对比之法,表现自己认识或者情感上的变化。且议论层层递进,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文风幽默,坦率真诚,主题突出。开始写无数次淘书中的一个例子,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吸引读者注意力。而结尾的此处与彼处的两个问号,紧扣主题,虽然是疑问和想象,但它点出的是没有结束的主题。
此文紧扣主题,颇讲究写作技法。
这道作文题是别出心裁的,就像一道填空题一样。过去、现在、将来可以写,但它强调的是一个连续性的问题。
这个作文题出的巧妙,很符合现在的素质教育。既给了作者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又留有了玄妙之处。如不注意,很可能会掉进机智的“陷阱”之中。
如果作者写作比较投入,或者说不仔细审题,很容易把文章写成一个完整的事件,从而忽略“没有结束”的主题要求。
实际上,这个作文强调的中心在于没有结束的意义上。按照常规的写法,很多同学会写什么获奖之后继续苦学等等,受到表扬还要自我勉励等等,都是司空见惯的。一,题材雷同。二,表现手法容易雷同。这是作者不善于选材的问题和不注意写作技巧的问题。
生活中的素材从不缺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如果选材独特,在我看来,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比如说,我自己选的就是自己淘书的角度。而没有说自己出版什么书,获什么奖等等。
而在进行和延续的事件中,如何进行比例切割,也很有学问,这要看自己的文章如何表达。我的“没有结束”的行为和事件,落笔在两个问号上。一,它表明自己还停留在原来淘书行为的想象中。二,表明自己还将继续淘书。按照一般人的写法,有可能使用省略号,表达还没有结束还在延续的意思。
如果想有点文采,或者说让文章有趣点。那么,修辞手法是必须要使用的。比喻是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在我的千字文中,有几处是使用比喻句的。而行文的自然,活泼,就靠平时自己的练笔了。另外,我这篇文章按照要求,不多不少,正好1000字,应该说是严格遵守写作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