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中国的学生向来是在比较中成长起来的。但在比较的过程中,多数家长都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差异。如果盲目比较下去,必然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性格不正常,厌学情绪高。通过研究分析,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不比特点比起点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发令枪一响,众多家长就开始给孩子报各类兴趣特长班、辅导提高班,导致孩子周六周日比上学还累,家长比平时还忙。辅导机构遍地是,辅导广告漫天飞,导致家长耗费钱财,学生身心疲惫,双减政策势在必行。作为家长必须要认清孩子自身的特点,明确孩子适合干什么,不能盲目跟随,要因材施教的去报各类辅导班。
2 不比成长比成绩
上述漫画诠释了家长对学生考试分数的关心,一次简单的考试,分数究竟能代表什么?家长往往看重的是分数,却忽略了分数背后学生失分的原因是什么?答题的教训是什么?知识缺陷是什么?学生是否进步?家长可能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盲目比较,必然对孩子是一种伤害。欲成才必先成人,只有孩子先成人,再健康成长,最后才能顺利成才和成功。
3 不比差异比差距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培养孩子必须像对待农作物一样,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种植方法,必须还要把大豆种成大豆,把玉米种成玉米!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同的孩子,差异自然存在。我们必须要做适合每一名孩子成长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把他培养成适合他自身发展的结果。不可能都上清华,不可能都上高中。不承认差异的比较都是盲目攀比,对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科学的比较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盲目的比较会让孩子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只有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东写西读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