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徐工闯关推演》,推测徐工可能以三种方式(包括苦肉计、政府攻关和组织专家游说)闯关。没想到徐工是三管齐发,其中最厉害的莫过于“美国式公关”。
某些人眼中“无足轻重”、“不足挂齿”甚至认为我们“求之不得”、“占了大便宜”的徐工收购案受阻后,美国方面动作很大。为此,凯雷公司公开聘请全球公关负责人,以应对在中国收购过程遇到的困难,先有大名鼎鼎的鲍威尔先生为此放下身段亲赴北京游说,后有美国商务部副部长专程来华。如果说前者是来叙旧的话,后者带来的就不仅只是“橄榄枝”了,一到上海就隔空喊话,又是知识产权,又是WTO维权,又是逆差,甚至提到了“反华情绪”。不知道当中国企业美国收购受阻,当联想电脑进不了美国政府大楼的时候,副部长先生可曾考虑到中国人的情绪?!
本人在美国生活过一年,深知公关公司的厉害。美国公关公司的所谓院外游说一直在左右美国的政策!比如,台湾就是长期通过公关公司的院外游说维持美台关系的。凯雷公司背景深厚,公关资源丰富,一出手当然不同凡响,政府、民间都来了!应该说公关效应已经发酵,有重要人物公开说话了,也有人写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文章。
徐工并购案的推手实际上是借助外部势力,公然挑战国家利益、政府权威和监管!
一、挑战政府权威
1、不管是按旧约,既2003年2月13日四部委颁发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还是按新规六部委新公布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所有外资并购国内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而徐工并购案明显违反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是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直接挑战!
二、挑战政府监管
1、如徐工如此重大的并购案,所聘请的财务顾问公司居然是一盗用居民住所注册的,也就是根本没有合法办公地点的皮包公司,说明其交易过程存在严重问题。徐工并购是对国资委监管的挑战!
可以预期,美国攻关的效果将持续发酵,必须谨防“美国式公关”为徐工并购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