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并购案的交易策划者为获取支持、搜肠刮肚的精心设计了许多美妙的概念,编织了一串美丽的谎言:
一、谎言之一:“曲线救国”
徐工把一次几乎彻底的出卖描绘成“曲线救国”,但实在看不懂是如何“曲线救国”的!
凯雷作为一个私募基金,既无行业管理经验,也无工程机械技术,更无市场网络,除了2.55亿美元之外,能给徐工的帮助在哪里?至于其它一些不着边际的承诺,根本没有任何约束力!既使全面违反承诺也只不过是少得可怜的罚金,并且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进。
徐工某些人高喊“美元打造品牌”,美元真有如此神力?中国人缺少2.55亿美元吗?如果真是这样,请银行给徐工的人民币贷款改成美元贷款不就行了吗?
至于海外上市,更无须凯雷收购!
二、谎言之二:“国企产权交易新标杆”
凯雷收购价格在净资产的基础之上溢价70%,被炒作成“国企产权交易的新标杆”,说是卖了个“好”价钱!请问:
中国有多少个徐工可卖?
徐工只值20亿,中国装备业值多少钱?
中国值多少钱?
中国现行产权交易的价值评估存在严重缺失:
一、只看重实物资产,而不看重无形资产。如徐工独占中国压路机和汽车起重机半壁江山,品牌价值值多少?土地价值怎么评估?专有技术价值多少?
二、会计报表上发映的只是折旧后的资产,徐工是个老企业,许多固定资产因折旧完成,残值帐面上根本没有体现,徐工这样的企业的产权交易应充分考虑再置成本问题。
这些缺陷到至徐工交易价值被严重低估。
事实上,除了破产清算,企业并购没有以净资产作为作价依据的,大多以企业折旧、利息和税前利润的一定倍数作为作价依据,工程机械行业倍数非上市公司一般为10-12倍。
三、谎言之三:“毒丸计划”
“毒丸计划”不知道毒的是谁,徐工是被毒过一次了,与国外某企业在挖掘机上的合作项目,吃亏还少呀?可惜徐工某些人乐此不疲!
换个角度谈这个事,请问:如果不是中石油收购美国的石油公司,而是中国银行或者三一收购,美国国会会同意吗?什么保留徐工品牌、什么管理层稳定都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交易完成以后,徐工只是我们少量参股的一个外国公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