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题目太老套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将就吧。
3月28日的北京,春寒料峭,疫情还在严密的防控中,聚会、体育赛事,都在禁止之列。这天的晚上,8:52分,大宝在微信朋友圈说,“今天我总结了实战,这是我唯一的感想。”
大宝有什么感想?她没有直说,她只发了四张漫画图片。图片由两个“人物”和他们的对话构成。一个“人物”是我认为的甲壳虫,一个是躺在床上的小女孩。第一张,甲壳虫问女孩:“呐呐,你想睡觉了?”“是的呢”;第二张,同样的画面。第三张,甲壳虫问,“呐呐,你的圆六老毛病又犯了。”小女孩不说话,图片上一片漆黑,小女孩可能真的睡了。第四张,小女孩说,“我的击剑水平不如人。”一番反思、自责后,小女孩可能真的睡了。
图中的“甲壳虫”是姥爷瞎懵的。刚开始,姥爷懵的是乌龟,心想,漫画作者断不会让女孩和乌龟对话,那小精怪的背壳上有星星点点的小圈点,兴许就是甲壳虫了。“圆六毛病”是啥毛病,姥爷也闹不明白。
三分钟后,爸爸立马跟进。爸爸给大宝留言:“魔鬼就在细节中。”
若不是大宝微信中的人虫对话和爸爸的留言,姥爷只能意会出两点。第一,大宝今天打过比赛。第二,大宝同学总结了今天的实战过程。至于总结了什么,姥爷不知道。看了爸爸的留言,姥爷才找到说话的由头,由此还原一些细节并空发几句感慨。
这兴许就是一场训练性的击剑比赛。赛后,父女俩走出剑馆。爸爸问大宝今天的感觉怎么样。大宝一愣,比赛过程中的一招一式立马浮现出来。大宝迟疑了一会,开始检讨比赛中的点点滴滴……
人们经常用“事后诸葛亮”指责那些事情过后才明白过来的人。其实,犯错后明白过来的人,是不应该被笑话、被指责的。事后才“诸葛亮”的人,起先虽然犯过迷糊,但事后的一番检讨,他终于从迷糊中走了出来,晓得了自己的错处、短处,自已究竟输在什么地方,或者,赢,又为什么能赢。这种人比总认死理、固执己见的“一根筋”好。
“事后诸葛亮”的好,不只是好在明白了输或者赢的原因,它的最好,就好在在长期的事后复盘中所养成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就是,一次考试、一场比赛过后,都要认真总结、反思,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龟兔赛跑,兔子输过之后不再输了,就在于它懂得了不能轻敌的道理。小猫钓鱼,后来能大有所获,是因为它醒悟了,以后做事切切不能三心二意。
有进取心的人都会追求成功,但不是所有商人的成功都是千万富翁,不是每个剑手的成功都能成为栾菊杰。所谓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把自己的潜在能力都发挥出来,而且能巧妙地发挥好。
爸爸给大宝的留言说的好,“魔鬼就在细节中”。世上所有的成功,既是战略的成功,也是细节的成功。什么是战略?就是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大宝学击刻?大宝究竟是适合学花剑,还是适合学重剑?大宝的击剑必须达到什么目标?这就是战略思考。细节就是这场比赛怎么打?怎样出招和应招,就象奶奶在厨房里做菜,什么时候放油盐佐料,才有好味道、好营养,都要讲究火候。这就是细节的重要。
细节出自周密的计划。细节计划,也叫“沙盘计划”。大宝在战争片里见过,一场战斗开始前,军事指挥官都要在“沙盘”前反复琢磨、推演,他们的琢磨就是细节琢磨。常常有人说,某次战斗的完胜,靠的就是全体将士的英勇顽强、敢打敢冲。其实,所有的完胜中,都是细节的胜利,任何忽视细节的战役,最终必然会失败。
细节是人身上的毛细血管,是脑神经、眼神经,哪一条都堵塞不得。
细节有两张面孔,一张是天使的美丽,另一张是魔鬼的狰狞和恐怖。当你把它当天使的时候,它就助你成功;当你与魔共舞的时候,你就坠崖深渊。
细节还是一种精气神。学生注意学习细节,是学习精神,职业岗位上的人注重细节,是职业精神。许多人一门心思想成功,成功却了无踪迹;有的人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成功都不期而至。做事有条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业也往往有很大成就,因为他关注细节。有的人好高骛远、粗枝大叶,胸怀大目标,高歌猛进,却一事无成,因为他视细节为草芥,成功就不得不辜负他。
所以说,注重细节是一种素养,它能反映一个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写到这里,姥爷想到了竹子。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歌颂竹子的优美篇章。姥爷也想写一首关于竹子的现代诗,尽量契合大宝这条微信的意思。
挺直腰杆
向着太阳成长
因为她虚心
每一次的进步后
都会用总结
完成一个生命的节点
象口语,不像诗,或者不能算诗,但它多少能说明一个道理,一个成长的人,是一个虚心上进的人,是一个勤于总结、善于反思的人。
姥爷巴望着大宝做一个竹子一样的人,不仅向着阳光茁壮成长,而且长成一个像竹子一样,有高洁品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