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吊脚楼
吊脚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62
  • 关注人气:1,5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甚解,方可透彻——大宝朋友圈追踪之十一

(2020-08-12 10:49:15)
标签:

教育

育儿

求甚解,方可透彻——大宝朋友圈追踪之十一

       过去的大半年,因为y情,大宝的击剑训练不能正常进行,在h国的国际比赛也被迫取消了,直到今年七月才有一次青岛集训。

       青岛。7月25日清晨。大宝醒了。窗外很明亮,透过窗帘都能看见外面明晃晃的光亮。大宝起身拉开窗帘,有一道霞光直扑过来。哦,太阳还只露半张脸。远方,云蒸霞蔚,是朝阳映红了云霞,还是红霞煮熟了朝阳,也许就是它们相偎相依的互相照耀。反正很好看,很养眼。

       大宝回身拿手机,拍下了这一瞬间。她发了一条微信——“我以为太阳己经出来了。”时间:2020年7月25日5:25。

       夏天,天亮得早,大宝双眼矇矇,以为太阳都出来了。根据大宝的微信图、时间和表达语境看,大宝误判了,她的“我以为”是想当然。其实,太阳还有半截身子埋在地平线以下。

       误判,缘于过度的相信主观,凭想像臆测事实的真相,或者把个别当一般,把局部当整体。瞎子摸象后得出的完全不同的大象形象,犯的就是这毛病。

       做各行各业的事,想各种各样的问题,忌讳的就是不求完美,不求甚解,以偏概全,被表象所迷惑。比如,在文字的学习使用中,经常被人当作笑料的望文生义,就是靠印象支配大脑的典型事倒。

       前些年,河南一家文学网站采访姥爷,记者在文稿中说,姥爷过去写过很长时间的杂文,做过《教育时报》的专栏作者,后来因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和杂文翻脸了。现在重操旧业,总算和杂文“白头如新”了。

       记者是个年轻人,我不便直说他用错了成语。所以,这篇采访记录就一直挂在他们的网站上。几个月后,我再钻进去看,发现有人留言说,白头如新用错了。白头,指白发。新,指刚刚认识不久。相交很长时间了,但互不知心、交心,像刚认识的一样。

       至今我都闹不明白,这个年轻记者把“白头如新”安放在我和杂文之间,莫非是把这里的“白头”当作成“白头偕老”的“白头”了,说我从此要和杂文一直相亲相爱下去。再或许是他觉得我已是满头白发,用“白头如新”作某种暗示和喻义。

       生活中,常常有人把张三认成王五,所以就有人用“直把杭州作汴州”来取笑。其实这也是不求甚解。这句诗出自《题林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是一个南宋诗人写的,是一首骂朝t的诗。那时,汴州(今河南开封)失陷,已被金人占领,南宋的“通知”者们却苟且偏安在杭州(古称临安)寻欢作乐,还真以为杭州就是都城汴州了。“游人”不是游客,指的就是南宋“通知借机”的t官w吏们。

       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诗常常被用来代指张冠李戴或者指鹿为马的行为。显然,这已远离了原诗的本义,但它现在被当作成一句约定成俗的口语而广泛运用,也不必过于苛求了。

       基础学习,当求甚解,做学问更是如此。只有甚解,才能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就像鸽子一样,把翅膀上的功夫练扎实了,才能在蓝天自由飞翔。人与人的交往,也要求甚解。深交才能甚解,但甚解后并不尽得能做朋友。就一般人而言,大多数人都是平平凡凡的好人,他们没有特别深的心机,也不会刻意隐瞒性格中的缺陷。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其脾气、性格、喜恶、秉性,大都会展露无疑。但生活中,又确实有一些工于心计、老谋深算的人。这些人长于伪装,善于揣摩人的心理、投其所好,内心里揣着小九九。对这种人若不求甚解,被他的表象所迷惑,当你投入的真情实感一旦被利用,受伤害的必定是自己。

       对人的甚解,不在于他的“深情表白”,甚解的方方面面都在交往的寻常日子里,他的短处、长处都会在日常交往中流露出来。因此。不要在意他是怎样说的,要看他是如何做的。这个过程像静水深流一样,流过、走过,它会在流程中自然而然地留下痕迹。用一句诗来形容,就是“润物细无声”。

       当然,所有的朋友都是有缺点的朋友,我们在接纳朋友的友善时,也要接纳、包容朋友的缺点。你兼容朋友的同时,朋友也会兼容你。这种兼容中的相互鼓励、相互提醒,收获的必定是共同的精神成长。

       相信真善美,追求真善美,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但不可轻易相信所有人;我们应该回报所有的善意,但不可以要求每一个人都对自已好;我们应该为朋友的困难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但不能刻意要求朋友必须有等量的回报。能成为朋友的人,是自己心中的好人;不是朋友的人,断不可把别人当路人,甚至敌人。

       求甚解,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通则,勉于已、臻于事、精于业的人,无一不是遵守这通则的优秀人物,可以说,这一通则是保证“我以为”准确无误的宝典,不可轻而视之。

       姥爷由大宝的“我以为”派生出了一大堆枯燥无味的话,无意说大宝的“我以为”是错的,或者说今后大宝就不能“我以为”了,姥爷倒是巴望着大宝多读书,读好书,勤思考,求甚解,力争让更多的“我以为”,能让更多的人接受,以至最后达成共识。

       以上是姥爷自以为是的“我以为”,若有谬误,当是姥爷不求甚解,随便乱说一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