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2014-09-28 09:27:55)
标签:

文化

萧红

黄金时代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二萧红军)

晚清的落红残霞血一样坠落于时空的山垭,民国的文化星空开始灿然起来,梁实秋、鲁迅、徐志摩、戴望舒等一大批文坛硕儒如耀眼的星辰,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林徽因、张爱玲、庐隐、萧红等一批才女名伶,如丛丛繁花绽放在民国的土地上。鲁迅的匕首、投枪尖上的家国情怀,让无数血性的肉身簇拥在精神领袖的周围,风流才子的人间四月天里,也从来不乏多情的粉丝,而以文字凉薄见长的张爱玲,尽管坐了很长时日的冷板凳,但终究以她惯有的文学风格,令中国的文坛热闹了一阵,但萧红是寂寞的,她如一叶深藏人生密码的化石,寂然落寞地躺在历史的岩层。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萧红走出了生死场,走出了波澜壮阔的呼兰河,一颗漂泊终身的孤苦灵魂,从芳草萋萋的浅水湾走进了烟尘缭绕的白山黑水。萧红回归了,这个世界本来应该有她的灵魂绽放的声音,但是,当她在历史的收藏夹中,以一只火凤凰的姿势,从史料的故纸堆里飞抵现实丛林的时候,萧红呈献给看客的是一个未婚同居、始乱终弃、一生错爱、抽大烟的作女。不堪,左看右看,横竖都是不堪!尘世中的龌龊视线即便从来不曾走近她的笔触,但依然可以在她的情爱世界里纵情消费。

 萧红终归是一个悲情的尤物,长于在香艳故事里寻找刺激的看客们,不知道《呼兰河传》里的小人物是如何挣扎的,也不曾读过她的《商业街》,却能把她与四个男人的感情过往演绎的活色生香。萧红是聪颖的,她说,日后我的成名也许不是因为我的作品,而是我的绯闻。

 早先读《萧红传》,着实为她的坎坷情路唏嘘,在萧红与萧军、与端木、与罗宾基过山车般的情爱世界里,时而有雷霆滚过的万钧之力,时而又弥漫着短笛长箫的哀怨,不同音律的混响夹杂着五味杂陈的人生况味。

哈尔滨街头被洪水围困的简陋旅馆里,一个孤苦无援的弱女子脚下无路,囊中无银,窗外的靡靡细雨湿透了她的花季年华,她似乎走到了人生的旅程的尽头......是一管派克钢笔像信使一般,送来了突如其来的清华风月,她趴在窗口,看见她的萧三郎披一肩风尘,涉水翩然而至了。“望着他瘦削的脸,他像父亲,坐下了又站起,站起了又坐下,我不敢靠近他......”萧红本不认识萧军,但萧红是至情至性的,这种素昧平生中出手之援的人性之美,恰恰是萧红所崇尚的。

“二萧红军”情路中断,可爱可恨的多情公子端木的冒昧介入,罗滨基孩子般的相守,构成了萧红情爱世界的长廊,飞檐画栋、曲径通幽,期望、失望如折翅的秋雁在九曲回廊中盘旋。人们以为萧红是水性的,他何曾真正的爱过一个男人,她的寻爱不过是为了消抵寂寞罢了,她的的世界里只有祖父的爱,只有在后花园里滚来滚去的幸福时光,她的本能就是在苦难的生活中,学会抓到一根稻草。王恩甲是她的稻草,萧军、端木都是她的稻草,似乎所有男人都可以做她的真命天子,谁要她随性、恣意,几度未婚先孕、两次被抛弃......该是咎由自取。

 萧红说过,“女性的天空是低矮的”。惟其低矮,所有没有高度的意识都可以漫不经心地溜进来咬上一口。因为她一生都是一个灵魂漂泊的小女孩,一个不知道防范的莲花般的女子,一个被烟火呛破嗓子流浪歌手。纵使遍体鳞伤,萧红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要的不过只是没有打闹、没有争吵婚姻和爱情。

 人生的许多遭遇往往会改变历史,改写人生,萧红遭遇了东北作家群,遭遇了鲁迅,她成了一名满含悲悯情怀的作家;她遭遇了王恩甲、表哥、萧军、端木,所以她是不堪的,但谁解她生命的繁华?萧红是弱小的,但又是叛逆的,“五四”女儿的敢爱敢恨如北国孤寂的玫瑰,每一叶花瓣的坠落都掷地有声。

爱鸿儒、爱乞丐、爱潦倒的苍生,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热情似火的开始是情之所至,黯然的收场是无奈的选择,分道扬镳不是爱的原罪,爱的微妙和多义本身就意味着绵软的相守和酣畅的道别。

 爱就要大声说出来,说得荡气回肠,说得千回万转。萧红的骨血里注定有这种直见性命的坦白刚烈。遗憾的是,男权社会容得下男人七宫后院佳丽三千、妻妾成群,却容不得一个到处遭白眼的叛逆女神畅快淋漓的爱情选择。

 萧红也许只能做偶像,做文字的红颜,哪怕是破碎的形象,像一株深秋的残荷,形单影只地立在人们的视野里,由路人喟叹、唏嘘、感怀,她做不了柴米油盐的烟火眷侣。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心性。萧红逝去多年后,萧军在他的纪念文章中写道,“作为一个六年文学上的伙伴和战友,我怀念她;作为一个有才能、有成绩、有影响的作家,不幸短命而死,我惋惜她;如果以妻子意义来衡量,她离开我,我并没有什么遗憾之情。”

 在世人的眼里,萧红是一个异数,也正是她的特立独行成就了她不同凡响的人生。萧红式的爱情、萧红式的小说,是只有萧红才有的。她说她的爱情“如岩缝中的溪水,说流就流出来了,是必然的流”;她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这就是萧红小女孩式的质朴。当矛盾老先生批判她的小说鲜有阶级性的时候,但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燃烧的是抗日的烽火和制度挤压下悲怜孤苦的芸芸众生。她一生的作品包括了左翼文学中”抗战文学“、”讽刺文学“、”诗化小说“的几个门类。张爱玲把世俗生活写的活色生香,但她写小人物的小计谋、小自私、小心眼的文字是苍凉的,恰恰相反,萧红的文字是诗化的、抒情的、大悲悯的,充满了温暖的色调。

 《呼兰河传》里有一个情节很是玩味,小镇上人们对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态度,一如鲁迅笔下麻木的看客,他们去看老胡家给小团圆媳妇跳大神,看老胡家用大缸给小团圆媳妇洗澡,看他们一点点地把这个仅有12岁的小姑娘捉弄至死。这情节仿佛就是萧红的一截红尘日子,她的爱如小团圆媳妇,被人抽尽了血脉,剥光了衣服,由世俗的血口吞咽着、消受着......但萧红就是萧红,斯人远去,流年已成泥,但是,她的卓尔不群的个性、悲悯的文字,如繁花清香如故,我们的黄金时代里,终于有了属于萧红的一缕金光。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萧红与祖父的雕塑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萧红与两个妹妹。右一为萧红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萧红父亲和他弟弟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本博文忝列新浪博客首页“猜你喜欢”栏目(10月1日)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本文被博联社实名博客首页刊用(2014年10月4日)】

流年成泥,繁花香如故(随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