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切不可把教师妖魔化

(2013-06-07 13:57:03)
标签:

杂谈

切不可把教师妖魔化

教育这碗饭着实不好吃。最近频频曝光的虐童、性侵事件,让教育丢尽了颜面,一个“临时代课教师”掴了学生的脸,仿佛所有的教师都是虐待狂;一个校长开了房,所有的校长似乎都会“玩小朋友”;一个男教师猥亵了学生,仿佛所有的男教师都成了色狼。一波接一波性侵事件让校园不得安身,主管部门和学校也频出硬招,企图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近日,石家庄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护苗行动”,今后所有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男老师辅导或者约见女生时,必须至少有3名同学在场。(6月6日《河北青年报》)

教育这行当从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也难怪,因为教育关乎到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进步,也涉及到人的成长和家道的中兴,每一个教育话题都是一根敏感的社会神经,牵一发而动全身。教育本质无法量化的特征,决定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语体系中,充满了永无休止的概念之争和方式方法的口水战,在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的整个链条中,随便挑出个要素,都会引来众多的讨伐声。处于教育主导地位的教师,在众矢之的尴尬位置中,几近被脸谱化,甚至妖魔化。

师德不彰,自然是教师失道;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就是罪魁祸首......

不可否认,庞大的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的事实,一如宦官族群中往往有贪官一样客观真实,个体的猥琐颠覆不了整体的光彩,政府层面和校方对教师的监督约束,理当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教师人格尊重的基础上,管理智慧要体现在发掘教师的教育能动性上。事实上,教师往往在教育政绩观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夹缝中,被挤压成两面不讨好的社会角色。在升学第一还处在教育霸主地位的现实状态下,为稻粱谋的教师,不可避免地沦为应试教育的实践者,政府部门、校长可以就素质教育夸夸其谈,但教师知道冠冕堂皇的口号里,隐含着彼此心知肚明的心理趋向,传道、解惑是必要的,但不尽得是第一,首选的还是直接创造教育红利的分数。上峰的挂羊头卖狗肉和家长对子女分数的如蝇逐臭,把教师推到了“分数挂帅”的风口浪尖,在“为师不尊”的叫骂声中,教师百口莫辩,眼睁睁地让自己在社会口碑中,沦为分数和升学率的绑架者。

丝毫不怀疑石家庄“护苗行动”美好而善良的动因,堵死了男教师与女学生接触的通道,苗,自然可以在风调雨顺中拔节成长,但未必就能健康成长,主管部门和校方也不必为男教师与女生有可能发生的龌龊之事而承担追责风险,只是“护苗行动”的假定条件,让男教师的人格尊严伤不起!难道所有的男教师被是男必色、见女必猥同质化了么?

护苗其心可鉴,但真正的护苗者,除了政府部门和校方领导,直接的园丁还是与学生“亲密”接触的男女教师,他们更多地知道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心理变化,他们有更多的资讯为学生解困,违反规律的风险防范措施,也许能将性侵阻止于萌芽状态之外,但也堵塞了师生之间正常的情感流通渠道。。如果说主管部门“妖魔化”的背后对男教师人格的不信任总是根深蒂固的话,不如实行男女分校、男男合作,女女结帮来得爽快,一则免了男教师和女生的“授受不亲”,也没了主管部门的担责风险。不过话又说回来,女教师中未必没有无耻之辈,按石家庄教育局的管理逻辑,又会有什么别出心裁的“护苗行动”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