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打折的反哺
标签:
郝桂芝京城老俩口万里长征水往低处流 |
分类: 人生履痕 |
刘市格、郝桂芝老夫妇养育了一双儿女,女儿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儿子是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外孙子在京城念大学,外孙女就读一所省重点高中。一家祖孙三代散居各地,只在春节期间才有不完全的团聚。
儿女都是事业型人物,子女还不到半岁就丢给了父母。刘、郝心甘情愿地办了内退,五十刚出头就做起了全职爷爷奶奶。老爷子粗通唐诗宋词,平日喜欢写写画画,抱定书画能修身、诗词可养性的信条,自小就逼着孙儿们涂涂抹抹,摇头晃脑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招数也真的管用,两孙儿被修炼得自小就文文静静,知书达理,后来在京城读书的孙子还在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中得了个银奖。老爷子自然喜之不胜。
孙辈刚读初中的时候,一日,老爷子带他们外出闲逛,见一母羊哺乳,羊羔跪在妈妈腹下,仰着头美滋滋地吸着乳汁,爷爷顺水推舟,讲起了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
故事刚讲完,孙子说:“爷爷,小羊羔跪着吃奶,是一种习性,根本不是体恤母亲的辛苦。”孙女说:“爷爷,乌鸦反哺是编出来的童话,生物学根本没有例证。”
爷爷没有实证解释,心里掠过一丝怅然和落寞:老师教学生求真是教育的要义,为什么不能多说一句话,做点恰当的演绎和延伸呢?
“故事都是编的,编故事的人是要人们晓得感恩。”爷爷说。
有一天,女儿来电话,接电话的是父亲。女儿说,又融资了多少,业务拓展到了加拿大,旗下又在土耳其等地开办了分公司,来年两个大项目上马后,公司就成了行业的龙头老大了。老爷子还没来得及应承,话筒就被外孙女抢过去了,一通叽哩哇啦,收线了。
站在一边等电话的奶奶,系上围裙,进了厨房。
老爷子便血多日,服药、点滴一起上,也不见好转。老伴说,跟他们说说吧。老爷子总是用“他们忙”敷衍过去。老伴还是避着老爷子给儿女通了电话。儿子还真忙,千叮咛万嘱咐,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就是人回不来。女儿说项目正在节骨眼上,走不开......儿女虽然都没回来,却汇了一沓钞票。
晚上,老俩口躺在床上。郝桂芝怅然若失:“这辈子就为儿孙活了哦!”老伴手一摆:“闹情绪了?责任,责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困觉,困觉。”
一周后,孙女持续低烧不退,血相不好,无奈中,老俩口只好告知女儿女婿。女儿焦灼不堪,说,马上订机票,晚上就可到达。
女儿把外孙女转到了省城的“皇家医院”,不几日外孙女就回了课堂。
老俩口又回到了原点,重复过往的生活。
一日,刘在大学做教授的小舅子来访,姐姐大诉其“苦”,说自己怎样无私的付出......不等姐姐道出疑惑,教授说,为有源头活水来,亲情象水一样,总是往下流的,只要“尾水”记住根本,按规则流淌,不泛滥成灾,不恣意横流,就是感恩了。若要回流,就要修明渠暗道,用“心泵”平抑扬程,一路的流失渗透,都是折扣,即便回流到了原点,还有等量齐观的水体么?
不等老姐接话,姐夫大腿一拍:“打什么狗屁折,我给了你一根香蕉,你给我半个苹果就是感恩。一代管好一代,这就是真真切切的日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