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梦西藏之二——从热切走向平常的跋涉

(2010-04-23 22:12:09)
标签:

沱沱河

藏民

俗界

藏文化

白云

     寻梦西藏之二——从热切走向平常的跋涉
                                       


 


                                               


                                         
寻梦西藏之二——从热切走向平常的跋涉
                                           尼洋河中流砥柱
   

    在祖国的版图上,没有哪一块土地象西藏这样令我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西藏在我的印象中,有的是宗教的神秘、高山雪域的神奇、人烟罕至的蛮荒。教科书里这样记载,旅人的文字里这样铺张,口传的信息这样辐射。多年来,我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相当集中的时间,不像考察那样承载着使命,不像普通的旅人重复别人的路线,以自助游的方式,邀几个驴友,走进高原的腹地,走进没有装点彩排、没有商业意味的农舍,走进远离国道的地方,亲昵原始古朴的藏风和不饰雕琢的野韵,但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一介只能徜徉在你的门帘之外、走不进你古道野径的匆匆过客。但西藏没有排斥我,我象一个没有多少吸食能力的婴孩,只能吸纳经过人为的成品。

    去年暑期,我陪人从北京出发,经陇海、青藏铁路入藏,尽管三十年前有过到格尔木、玉树、马尔康的经历,但总是希望这次入藏能给我过去没有的感受。一路我都没有安寝自己的灵魂,我期望能在西藏的面纱后面,看到我料想的雄奇和恢弘,希望藏北高原里能出现马丽华《走过西藏》中所描述的种种奇幻,让我有机会体验气候的恶劣和令人惧怕的高原反应。

 

    经过将尽两天的跋涉,列车已进入青海省的西南部,正在向藏北高原的的腹地挺进,我的灵魂一直匍匐在梦的边缘,偶尔掀开窗帘朝外瞅一眼,空旷的没有边际的藏北高原,被夜色模糊了天与地的界限,没有山峦,没有牦牛,没有藏民的歌舞,蓝色的天幕上,与藏民目光一样透明清澈的繁星,似乎触手可摘。这好象不是大自然真正的天空,比天文馆虚设的天空还要纯净。夜,黑得发蓝,深无底、厚无边的夜幕,象千年古刹厚重的油黑的大门,遮蔽了凭吊者的期盼和渴望,除了车轮碾压铁轨的“咣当”声,只有点点繁星对我的好奇心有所施舍。我们在内地黑夜看天象,难得有明净的夜幕,散漫的星斗,也是眨着慵懒的眼睛,似乎苦熬百十个通宵。藏北高原的夜空,星星就不在天上,好似悬挂在童话世界里水晶灯,晶莹剔透,好像就是天文馆的美景虚设,对此,你可以拟人化、人格化,化成梦幻世界里的神灵。

    车过格尔木不久,谁的手机里传来的狗吠,瘮得心一阵阵发紧,也咬碎了宁静,天,开始发亮,列车终于从时空的隧道里走了出来,从厚重的夜幕里走了出来,我们这些把西藏或当情郎,或当女神,或当消遣的一个处所的芸芸众生,终于可以亲昵你,在你的怀抱里释放激情。

    这里已经是羌塘草原了。远处青山如黛,蜿蜒迤逦,草场却不肥美,牧草和我的头发一样稀疏,还有许多石跞夹杂其间,即便偶有一弯溪水,也没有旖旎,没有流淌的韵致,没有运动的婉约,静若闺房里待嫁的新娘。草原分泌着安详和静谧,这里似乎就是天尽头、地边缘,弥漫着古城堡的恬静。

    我到过新疆的天山高山牧场,也是天高地远,但草原上的商业活动,稀释了我对大自然原始属性的尊重和敬畏,如果说天山牧场是走出深闺的妇人,早已褪尽了原始的羞怯,那么羌塘草原还是待字闺中的少女,悠闲、纯净中带有掩饰不住的娇态,草原上没有批量的藏绵羊,铺设成地上的白云,兑现我们长久的设想,不时有几头牦牛挑逗我们的视线和声带,消费储存卡的储存空间。百无聊赖时,总有人看见一只叫不出名的动物时,惊呼“啊——藏羚羊!”或者虚设个场景大声叫卖,这种轮番的折腾,惹得游客在车厢里两边疲于奔波,好奇、激情、宁静,就像“打摆子”的征象,翻来覆去的上演。没有人责怪这种恶搞似的作弄,逼仄的空间,单调的长途旅行,滋生了比旅途还要绵长的无聊。

    但藏北高原(整个青藏高原)的白云,却是出奇的缈幻,不管是你是僧人、俗人,还是学人、罪人,对它,都是会钟爱有加的。在藏北高原,乃至整个青藏高原,我们很难看到象庐山、黄山、华山、张家界的金鞭岩,或陡峻、或刺破青天、或俊秀,青藏高原的山脉的特别之处,在于藏文化赋予了山脉神的寓意,山,不是自然的实体,大都是神的化身,是藏文化的一个具象,藏民可以通过对神山的膜拜,完成生命的轮回。高原上的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都是世界级的大山脉,海拔虽高,相对高度却不足以对一般游人形成足够的诱惑,,山不在高,有“神”则灵,但是,无神论者需要的不是特别文化对山的附加,他们需要的是山的自然特质的感官刺激,所以,除了雪山之巅的皑皑白雪,对初识雪山的游客,挑起几声惊呼外,他们对某一山系的某个局部并无好评。

    但是藏北高原的云却自有风姿,既装点了游人的视线,也装点了青藏高原的山,装点了整个青藏高原的世界。什么是真正的白云,只有到了青藏高原,才有切身的感知。青藏高原的白云,不是羞羞答答的浮云,不是支离破碎的乱云,不是缺乏底气的薄云。常言道,雨有痕,云无根。恰恰相反,青藏高原的白云,白得彻身透骨,白色里泛着的青色,纯净而滑腻,青,青可鉴人,滑腻,腻出了灵脂的韵味,一抹就是一抹,一团就是一团,厚实而稳沉,即便有所分化,但不失散乱,游离主体的云丝,轻柔而不孟浪,就像国画大师作品里朱笔的题款和点缀的印章。

    白色是藏胞崇尚膜拜的主体色之一,代表俗界,藏民居的墙体多为白色,寺庙的墙体是红白相间,红色是佛界,白色是俗界,这种以白寓俗,是否与青藏高原白云的特别之处有瓜葛,我没有研究,打死我也是不敢臆断的。

    列车行进过程中,广播依次提醒,列车将经过长江源头第一桥、长江源头沱沱河、唐古拉山口、格拉丹冬、纳木错,这些都是我安置梦想的去所,但是它们给我的是深深的失望,这就是牵我魂魄经年,由青丝等到华发的钟情得到的回馈么?

    沱沱河里没属于有我的激流和浪花,我心中的沱沱河是洋洋洒洒的河流,是旋涡打结的河流,是波涛以山峦的姿势涌动雄性的河流啊,我的母亲河不应该是如此的羸弱,三曲两折中,波澜不惊,流水不急不躁,在舒缓的节律中,踩着悠闲的慢三步,舒缓得令人情急,悠闲得使人心焦,您的步履就像赶集的村姑啊!

    唐古拉山口也没有我期待的俊朗和野性。既是山口,必定是山风凛冽,必定是狰狞到恐怖的垭口,风的呼啸应该有滚雷的风骨,有古树裂体的尖利,有疲惫的嘶哑,有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我都没有领略到,我的唐古拉比我家后院的山羊还温顺,温顺得连我回头再看你一眼的欲望都失却了。

    我对西藏的新奇感在慢慢流逝,我对旅行社安排的景点,不再抱过高的奢望。车过那曲后,时而出现的藏民在炎炎烈日下载歌载舞的场面和逐渐接近拉萨的激动,让我沉寂的情绪走向复活,我对旅游的认知方式也在激情复活的过程中,得以回归到平实。旅游是一桩在遗憾中寻找快乐的事,到了、看了、亲历了,就是快乐,遗憾也是另一种形态的收获,看景不如听景,做事不如做梦,看景需要幻境帮助,做爱需要意淫出彩,说的就是这简单的道理。

    所以,当我走进拉萨后,拉萨的现代化程度,拉萨的忙碌,尽管大出我的料想,我都能释然了,我的过客的身份,我可以支配的时间,西藏给我的已经很丰厚了。

    热切是西藏对我的撩拨,平实是西藏对我的回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