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少创的再质疑
(2009-08-18 19:04:09)
标签:
刘少创学术不端中国探险协会新语丝杂谈 |
分类: 随感之属 |
差不多两年前,我在新语丝发了一篇《哪位达人介绍一下刘少创的事迹?》[1],质疑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利用国家经费(也就是纳税人的钱)去“重探江河源头”,研究成果却只不过发在一本叫《中国国家地理》的科普杂志上。文章发出之后,并未引起任何反响。今年6月23日,我在自己的新浪网志上再次质疑刘少创利用国家经费搞的另一项“科研”——单人无后援北极探险[2]。8月10日,刘少创不知从哪里弄到我的手机号码,当日先后用一个手机号和一个座机号拨打我的手机二十余次。因为我从来不接陌生号码来电,所以直到晚上他用那个手机号码给我发了短信之后,我才知道打电话的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刘探险家。尽管如此,我仍然不接他的电话。这样到了8月17日,刘少创终于忍不住,用短信骂我“孬种”,我默笑而受之。本来这是我和他之间的私事,但是在次日,我从我导师处得知,他还给我导师打了电话。由于事情牵连了第三人,现在我决定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再次简要介绍一下我质疑刘少创的原因。
1. 三个大项目,各只发了一篇文章?
我在中国知网上查到了一篇题为《科学探险的勇士——原防灾科技学院教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刘少创博士》(《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8卷第2期“校友风采”栏目),里面对刘少创是这么介绍的:
“刘少创研究员,男,1963年11月生。1985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得工学学士。1985年至1991年,在防灾科技学院防灾技术系测量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治学认真严谨,深受学生欢迎。他衷爱测量专业,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和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1999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担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他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已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后文接着介绍:“1995年他参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组织的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工作。从加拿大方向进入北极地区,并从北纬88度出发,在北冰洋异常寒冷的冰面上,面对冰河、裂缝随时随刻带来死亡威胁,冰餐冰宿,迂回辗转,历经半个多月艰辛跋涉,徒步到达北极点。……2002年,他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北极科考专项基金的资助下,第二次远征北极点,完成了自俄罗斯共青团岛至北极点的科学考察,……”这样我们可以得知,刘少创去北极点探险,先后共有两次。
后文又接着介绍:“……(刘少创)自1999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基金资助下,开始探索利用遥感技术确定大河的源头和长度,并先后得到了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国家863计划等的资助。课题组用了近七年的时间,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完成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额尔齐斯-鄂毕河、黑龙江、叶尼塞河、密西西比河、亚马逊河、尼罗河和刚果河等十条……大河源头的实地考察,……”这就是我在前年的文章中质疑的所谓“科研”工作。
我在中国知网上以“刘少创”作为“作者”名,查到记录24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机载/车载激光扫描测距/成像制图系统的新进展
11 机载激光测距-扫描成像制图系统的定位原理与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