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先庆: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困局与出路

(2015-12-17 09:11:34)

再造流通体系缓解农产品卖难

2015年12月17日 国际商报

    谈到丰收,让人马上联想到的是“农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而今年苹果、香蕉等水果丰收之后遭遇卖难,许多农户面对丰收成果却一筹莫展。今年冬季人们喜爱的苹果、橘子、梨、香蕉四种传统水果由于全国各地迎来丰产,价格均遭受不同程度的下降。

    果蔬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果农的收入,同时也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贵了伤民,贱了伤农。如何才能既保证果农增收,又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呢?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主要是其生产受到周期性影响,从而导致供给的周期性变化和需求的周期性变化之间存在矛盾。

    赵萍指出,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非常普遍,国外政府解决农产品丰产不丰收难题主要有以下办法。一是政府对一些农产品提供补贴,引导果农按市场的需求来确定种植面积,而不是每年把所有的土地都种上。通过这种休耕的方式使土地的肥力得到恢复,保护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减少由生产所导致的供过于求,降低农产品丰收所产生的损失。二是存储农产品,延缓农产品的上市节奏,避免在农产品上市高峰的时候供过于求,导致农户增产不增收。三是在供过于求的结果已经产生的情况下,政府通过补贴种植户让其将农产品直接烂在地里,以免供过于求导致更多种植户受到损失。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给予的补贴都比较多。

    赵萍建议,种植户自身应该有效地利用市场来决定自己的种植面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自己的种植计划,这样才能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地缩小,这是最主要的方面。此外,政府、农业协会、合作社等机构也应尽可能帮助种植户进行市场推广,拓宽这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其能够出售到更广阔的市场。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谈道,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和产品相对过剩是一个老问题。其原因在于传统落后的生产和流通方式没有按照现代化的市场调节机制去引导生产。我国农产品都是现货现场交易,有苹果就卖苹果,有荔枝就卖荔枝,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季节调节,有序地进行市场安排。其结果就是应季丰产了可能不赚钱,赚钱的时候可能不丰产。

    王先庆认为,要破解农产品丰产不丰收的困局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再造农产品流通组织、流通体系,即农产品的保鲜、采摘、冷冻应该显现一种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状态,而不是单家独户地做。二是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通过期货定价来调节现货定价。三是在整个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引入供应链管理,使其供应链更长、更安全。

http://epaper.comnews.cn/news-112657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