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先庆:广珠城轨升级珠三角“超级城市体”

(2011-01-10 07:27:38)
标签:

杂谈

 ——广珠城轨开通,催生五大效应

王先庆:广珠城轨升级珠三角“超级城市体” - 王先庆 - 王先庆博客 www.kesum.com

        201117,万众翅首期待的广珠城轨终于开通了。珠三角西岸数千万民众为此欢欣鼓舞,并为它的开通寄予深情的祝福。在此前后,新华社、南方日报、广东卫视、广州日报、佛山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十多家媒体已经就广珠城轨开通对珠三角乃至广东的影响等问题对我进行了采访。无疑,和对武广高铁开通的欢呼一样,我在为广珠城轨欢呼的同时,也就其对区域经济、产业格局和社会经济生活等诸多的影响谈了自己的看法。

       就中长期而言,广珠城轨开通,至少会产生五大效应:一是对大大加速了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催生南中国最大的超级城市体,也就是促进珠三角城市群或城市圈的有机融合;二是大大促进了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珠三角整体的产业升级与转型。珠三角西岸的服务业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东岸,成为珠三角服务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洼地,一直重要的因素就是东岸有广深铁路、京九铁路等大运量的交通工具,而西岸主要城市则一直地无寸铁,交通联系十分不便,导致人流、商流、物流几乎都难;三是大大推动了珠三角西岸五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利于相互之间的资源互补和整合,尤其是人才、技术、产业基础等方面,各地可以相互依托,借势发展,比如,佛山、中山可以为广州的广告及新闻内容制作、工业设计等提供后勤支撑,延长产业链,形成新兴的产业带;四是大大方便了珠三角西岸五座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从而有利于各地的餐饮、旅游、酒店、零售、物流、会展、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相互需求和刺激消费,减少购买力的流失;五是大大提升了沿线居民对珠三角一体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亲切感,大大缩短了不同城市之间民众的心理距离,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增强投资动力。 

        我对于城轨的关注和研究,始于《羊城地铁报》2010年就有关广州地铁商业话题对我进行的系列采访和研讨,前后共发表了10多篇小文章。后来,20103月,受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宣传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委员会主编)写稿,其话题就是城市脉动:城际快线,后来该文刊登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7月出版的以《金色骑楼,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宣传册上。原文我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与后工业文明发表在我的博客里。再后来,武广高铁的开通,以及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报道,前后有近10家媒体(包括电视、电台、报纸和杂志)对我采访,我也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其中有一篇带专访性质的文章,我经过改过,也形成了自己的博文,即珠三角城际轨道网加速同城化” 。总体而言,这几年来,我对高铁、城轨、地铁的关注和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商贸流通和产业合作的角度进行的,因此,也不算偏离本专业。   

王先庆:广珠城轨升级珠三角“超级城市体” - 王先庆 - 王先庆博客 www.kesum.com

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宣传册封面

王先庆:广珠城轨升级珠三角“超级城市体” - 王先庆 - 王先庆博客 www.kesum.com

宣传册扉页

王先庆:广珠城轨升级珠三角“超级城市体” - 王先庆 - 王先庆博客 www.kesum.com

我有幸成为编委会成员之一

        这次,广珠城轨的开通,我作为一名研究者和观察者,无疑成为一个重要的评述者之一。今天上午,新华社还专门对我进行录像采访,促使我把自己的这些想法和观念记录下来,奉献给一向关注我的博友们。在近期媒体的报道中,《新华每日电讯》和《佛山日报》的专访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我的看法。特附在下面,供参考。

 

      注: 我的相关博文

      1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与后工业文明  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1037114819317/?fromFinance

2、珠三角城际轨道网加速同城化 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1010176197523/

      

       1:佛山日报报道

      专家访谈:城轨并非抽水机,关键做好差异化

                    ——访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

   《佛山日报》 2011-1-8

        作为广东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广珠城轨的开通,开启了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建设的新篇章。而作为珠三角一种新的交通组织方式,其将为沿线城市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效应?沿线区域又如何把握这种效用?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教授。

  城轨引领珠三角城市化变革

  城轨将引领珠三角城市化进程的一场变革,而广珠城轨打响了第一炮王先庆首先作出了这样的判断。

  王先庆说,不得不承认,珠三角的城市化落后于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联系障碍多得多,效率低得多,而城市之间的连接道路较少是重要原因。广珠城轨沿线几个城市,本来距离很近,但要到周边城市走一走,一想到要坐一两个小时的车,或者要在路上堵车,很多人就没兴趣了,而广珠城轨三四十分钟就来往于广州与珠海,大大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武广高铁已经加速了华南地区的城市化,而广珠城轨将对沿线的城市资源产生更大的整合效用。王先庆说,广珠城轨开通后,沿线城市的人才、教育、不同的服务业资源,都可以共享,从而形成城轨沿线的整体优势,沿线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布局,也将随着要素的流动而变得更加合理。

  现代服务业可沿城轨布局

  心理距离的拉近,相互交往的增强,意味着人流、客流的增长。王先庆说,这股庞大的客流将直接带动沿线的楼市、购物以及相关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然不用堵车,我在广州买不起房,可以跑到顺德买。

  旅游、餐饮等产业也将受城轨的直接推动。王先庆认为,围绕广州的一小时生活圈,是广州居民习惯于前往消费的区域,但由于交通不便,中山、江门等地不在这个圈内,有了城轨,这个一小时生活圈就真正形成了。有空的时候我就可以去看看孙中山故居

  庞大的客流,其将带来的消费推动是相当大的。王先庆说,广珠城轨本身就是一条客流输送轨道,广州南站已形成承载华南地区客流中转的中心,而广珠城轨与武广高铁不出广州南站就可对接,客流规模难以估计。

  城轨沿线甚至可以与广州形成服务外包的发展格局。王先庆说,相当多的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可以转移到城轨沿线地区,比如广告内容制作、工业设计等。

  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将助推沿线地区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王先庆说,广珠城轨沿线市、区,包括中山、江门、珠海、顺德等,目前仍然以制造业为主,而城轨首先将对服务业发展产生助推力。

  对接城轨重在差异化

  广佛地铁开通后,吸引了不少广州市民前来佛山消费游玩,但也有更多的佛山市民搭乘地铁前往广州购物。有专家将此种效应成为虹吸或者抽水机效应。广珠城际轨道是否也会导致这种现象出现?

  刚开始可能是虹吸,但要素流动是双向的,后来就会出现倒流王先庆说,相比较而言,大城市在吸引消费等方面有优势,但人不可能总往大城市跑,慢慢总会形成一个平衡,把大城市的人吸引到小城市来。

  但是,关键是如何差异化,形成自己的特色。王先庆认为,跟以往的工业制造不同,工业产品面对的是全国乃至全球市场,所以即使做洗衣机、做电视机,都可以卖出去,但服务业往往面对周边人群,所以必须要发挥特色,才能吸引和留住客流。

  广珠城际轨道沿线也确实各有特色。王先庆分析说,顺德是武术之乡,也是岭南水乡,顺德美食也很出名,可以此为依托谋划相关的项目,又如珠海是滨海城市,也有一些大型的消费、游玩项目。

  要想沿线发展得好,多宣传推广是关键之一。王先庆说,首先要让别人知道广珠城际轨道沿线有什么,这样才可能吸引到客流,不可能指望一开通城轨,马上人就多很多,生意就好很多;另外要重新规划,制定一个中长期的战略,培育和引导城轨沿线发展。

  城轨的效应不可能一下子体现出来,广州地铁开通之后,也是过了几年,客村商圈才渐渐有了商业氛围。王先庆说。

  统筹/本报记者管俊

       http://www.citygf.com/szb/html/2011-01/08/content_353726505.htm

      

        1:新华社报道

   广珠城铁助珠三角向超级城市体集结

2011-01-08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深度报道

 新华社广州17(记者陈先锋 郑天虹)71108,一声响亮的列车鸣笛声,广珠城际作为广东省内首条城际轨道正式开通试运行。一列列国产白色和谐号动车组从广州发往珠海,沿途串成网,200公里的时速给力珠三角西岸城市,加速珠三角9市向超级城市体集结。
 
  据介绍,广州至珠海城际铁路自广州南至珠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