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说明:今天上网查资料,无意中看到自己2001年发表在《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2期)的文章,特转发于此,供交流参考。当时是与省教育厅王斌伟合写。)
类别 |
基础研究 |
应用研究 |
开发研究 |
概念、定义、 |
没有特定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的研究,称为基础研究。 |
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 |
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生产产品或完成工程任务而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 |
管理原则、方法 |
没有实际要求; 没有时间限制; 不急于评价; 关键是带头人水平 多数情况下费用没固定要求; 一般没有保密性。 |
有目标、计划; 有有一定时间限制; 适当时候作出评价; 选题和组织工作起重要作用; 费用较多控制较松; 有一定的保密性。 |
有具体明确目标,计划性强; 有严格时间控制; 完成立即评价; 须各方面直辖市配合,更须注重组织和修订本的作用; 费用投入一般较大,控制较严; 有很强保密性。 |
成果形式 |
学术论文、学术专著。 |
学术论文、专利、原理模型。 |
专利设计、图纸、论证报告、技术专有、试产品等。 |
注:参见《科技发展与现代管理》,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
类别 |
产品技术 |
生产技术 |
管理技术 |
概念、定义、性质 |
指技术被用来改变一项产品(或服务)特性。 |
指技术被用于产品的创造过程。 |
指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工具和方法。 |
主要内容 |
全新产品的发明 |
一项新工艺 |
组织结构调整方案 |
局部产品设计上改进 |
新的测试手段 |
新财务风险控制技术 |
|
|
新世界加工设备和手段 |
新的销售技术 |
|
|
|
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
科研成果的可转化性是其能否完成商业化、产业化的前提,是转化成功的关键,是整个转化机制的基础。
据专家们研究,可供转化具体表现在一项开发研究成果经过一定的技术检验和经济检验,被证明其有五项特性[2]:即原理上的合理性、实验上的可靠性、造价预算上的经济检验、操作上的可行性、社会上的相容性。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相当多的科技成果不完全具备这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