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当前,广州各区发展总部经济尚未形成明显区域分工,越秀虽有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但是面临天河、海珠竞争的压力不小。在来自市内外的激烈竞争中,越秀区能否寻找到一条独特的发展路径,成为未来广州的“中环”或“陆家嘴”?
说明:本文为《南方都市报》记者佘慧萍、罗媚的采访稿,发表于该报2009年9月2日,原标题为“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总部套总部”的产业链
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越秀区作为广州老城区之一,其区域面积小,单位产出高,已经不适合制造业的发展。在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龙头牵引下,越秀区发展总部经济的相对优势在于其成熟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与广州其他区,如天河区、海珠区仍保留的大量城中村和工厂相比起来,越秀区良好的商业、交通、社区服务吸引了一些大型企业设立区域总部。”丁力说。
先留住现在的
“但目前来看,广州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规划还相对滞后,天河、海珠等区都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原来打算落址越秀区的一些大型企业将被分流走部分,除了定位区别于其他区的总部经济,越秀现在还要想办法留住已在该区内生根的大型企业公司。”丁力说。
为避免各区发展总部经济的重复竞争,今年6月正式出炉的《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规划》已经提出,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珠江新城-员村-琶洲”和“天河北-环市东-东风路”两个总部经济片区,形成全市总部经济功能核心。
记者了解到,在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整体布局中,越秀区的环市东-东风路中央商务区、流花总部集聚区进行了详细规划。环市东-东风路中央商务区重点发展以商贸、信息服务、商务服务、文化传媒为主体的总部经济。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华南地区总部和国内行业龙头企业总部的集聚,成为广州标志性总部集聚区;流花总部集聚区加快展贸型商务大厦的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和物流交通改善,营造良好的商务发展环境。重点引进国内外专业性会展企业总部、现代商贸业企业总部和设计中心等总部机构,形成现代化展贸总部集聚区。
在此基础上,近日,越秀区也提出,将全面规划建设6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流花地区为核心的国际采购区、以环市东—东风路为核心的国际商务区、以黄花岗科技(信息)园区(及创意大道)为核心的创意及网络经济区、以中山大学北校区周边区域为核心的健康产业区、以沿江—白云路为核心的物流运营产业区、以北京路国际商贸旅游区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区等六大特色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高端要素集聚,打造特色型总部企业聚集区域。
“越秀区流花地区的会展业,环市东—东风路中央商务区,已经形成相对竞争优势,需要想法保住原有的总部经济优势资源。越秀古城具备千年商业文化内涵,商贸流通、设计、广告类的总部经济较适合越秀区发展。”王先庆分析说。
成为下一个“中环”尚有难度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开发研究中心主任李春华认为,总部经济的最早雏形,应该是在广州。他认为,上世纪50年代诞生的“广交会”,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的总部经济基地,是临时的“中央商务区”。
但是,广州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规划相对滞后,仍未形成一个像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的具有较高国际声望的总部集聚区。广州市已然确立了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功能定位,而广州市又将越秀区明确为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区域。越秀区能否成为今后的中环、陆家嘴那样知名的总部集聚区,从而发挥广州总部经济的辐射作用?
王先庆认为,就越秀区而言,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上海陆家嘴、香港中环起步高,区域还没开发之前就由政府早期统一规划制定,而广州市早期发展工业先行,等工业发展完善后再返回来规划打造总部经济时,区域规划已经饱和。越秀区最初没有长远引导,也很难成为今后的中环、陆家嘴那样知名的总部集聚区。”王先庆说。
广州市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张强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从整个广州区域范围来讲,总部经济发展如何要根据全市C BD规划和相关的区域分化高度吻合,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早期就已规划好,广州市越秀区的总部经济基础好,规模大,但环境改善空间潜力不大,目前来看越秀区也不可能成为下一个“中环”,未来的整个广州市规划还是以天河区的CBD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