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庆:为了专心研究,我开始学习拒绝
(2009-09-24 17:10:26)
标签:
课题
学术
饭局
应酬性
王先庆
杂谈
|
分类:
人物记事
|
自1996年以来,为了开拓咨询和学术市场以及扩大影响力,以吸引更多的合作者即客户,一般都是尽量采取“来者不拒”的策略,即只要有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学术团体、行业协会关于咨询业务、培训需求、学术报告、会议发言或课题合作的邀请,我都积极地接受和参与,因此,常常自己忙得不可开交,但还是尽力而为。
2007年开始,政府和企业委托课题增加,学术活动量大以及研究任务猛增,导致精力日趋紧张,于是开始压缩自己的工作范围和业务量,从这一年开始,减掉了两大项工作,即企业或政府的培训、《开商网》的专题建设与管理网络。然而,尽管不断提醒自己要集中精力、静下心来从事真正的理论性学术研究,但还是挡不住不同渠道的课题委托,结果,就是导致大量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任务一拖再拖,出版计划改了又改。原计划2008年完成的转型,现在已到2009年秋天,成效还不明显,甚至课题积压的现象更加严重,已经完成了的课题连结项都未能及时办理。因此,在2009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我就开始将“减负”列入最重要的日程了。
上一周,推掉了二个会议发言、一个专家评审、一个考察任务、一个课题意向。昨天,与圈内朋友开始恰谈课题外包和业务合作问题,打算将有些咨询类研究课题以合作或其他方式外包出去。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充分利用十多年来千方百计、辛辛苦苦地创建起来的学术研究平台和内外部学术条件,尤其是认真总结、整理近二十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结晶。我计划除接受一些具有探索性和挑战性的专业性课题外,逐步退出一些业务性课题的研究,尽量少参加各类评审、发言、采访、考察、座谈以及会议(当然更要尽量少参加非工作性或可有可无的饭局及牌局,本来我因惧怕喝酒和不喜欢在饭桌上消耗时间,就不喜欢应酬性饭局,但其实还是不少,有很大的压缩空间),也尽量对一些应景性、临时性、有感而发性的话题少发表意见,真正安下心来,在未来五年至十年内,将这些原材料和半成品提升和完善,形成自己的学术成果系列和思想体系。不管质量和水平如何,必须坚持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
初步决定,以后每周参加的两次外部学术交流活动不要超过两次,在年内把手头的一些课题全部完成结项,争取2010年以轻松的状态进入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
今天,明确拒绝了一个下周一的职称评审会、周日的南沙考察以及一个有关“泛珠”方面的研讨会,从而表明自己开始收心和转型的决心,因此,特记录于此。一方面鼓励和提醒自己,坚持下去;另一方面也希望朋友和同事的监督和支持。
我一定要走出浮躁、功利化的学术氛围,回归学术的清静和本源!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