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先庆:广州城市之乱,根在何处?

(2009-05-13 08:48:44)
标签:

房产

城市规划

百姓利益

服务业

王先庆

广州

财经

分类: 广州研究

         ——广州城市批判系列之二    

                   广东商学院  王先庆

        很多外省人到广州定居或旅游,其实在内心里都喜欢这个城市,因为这里日常生活丰富、方便,“食在广州”,早茶、上午茶、下午茶、晚茶、夜宵一天茶市饭市不断,一天24小时什么服务都不缺,是真正的不夜城;一年四季如春,真正的“花城”,年年风调雨顺,水旱台风等天灾基本无缘,既不必为缺水断掉发愁,也不必为风沙地震担忧;广州的商业气氛浓厚、繁荣繁华、便居便利、前沿时尚,全国许多最新潮的商品往往都是从这个城市试销,“千年商都”底蕴深厚,真正的世界级“小商品城”;广州是一个平民城市,虽没有北京人的贵气、上海人的洋气、江淅和湖湘人的文气,但却是少见的“和气”,人们低调、务实,交往关系简单、宽容,相互间少些内地人沟心斗角的烦恼。成功有人欣赏,失败有人同情,什么人都能在这里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平常一般人较少伸出援手,但也绝少落井下石。总之,广州是一个“过日子”定居的好地方。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我先后在长沙、武汉、深圳、厦门、珠海、北京等城市或长或短的生活过一段时间,但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在广州较好。正因为如此,当有朋友问我,你为何一直在研究广州并似乎一直在进行“广州批判”,但又很少象你那样拼命地宣传广州呢?我的答案也十分清楚,因为骨子里我喜欢这个城市,我批判它,是希望它变得越来越好,更希望它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不要因为某些决策选择或其他原因而不尽人意。

       同样,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近十多年来,对广州的抱怨和埋怨曾一度十分强烈。尽管这几年人们对广州的好感评价增加了,埋怨少些了,但不可否认,离真正的满意还相当远。为何广大居民和市民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出现如此矛盾的心理感受?几乎是众口一词的回答就是“广州太乱”。有人曾经借用“夜幕下的哈尔滨”的提法,描述过“夜幕下的广州城”,一度变得相当恐怖。一个城市的百姓几乎人人都有被偷被抢的经历,不能不说这也是一个“奇迹”,达到了“乱的极致”。这段时间天河区几乎的主干道都在“开膛破肚”时,不能不说这个城市的核心区乱成了“一祸粥”。

       或许不同的人们和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广州之乱”,我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现在看来,“乱源”其实就是城市规划的缺失、混乱和滞后。当然,并不是广州没有规划,规划肯定是有的,但问题是这些规划到底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理念制订?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利益导向?规划涉及哪些领域且是否周全?是否合乎科学和规范?百姓和民众的意志是否得到了体现?等等。我没有具体研究过这些规划,因此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我以一个研究者的经验判断,觉得现行规划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甚至是严重问题。

 

       一、规划的导向问题

       规划的导向关系着城市规划的布局、土地分配、战略走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灵魂”。规划的导向可以看出百姓利益与政府部门利益的是否和谐,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订。从广州芳村长期的农村化、东部开发区商业服务业的沙漠化以及天河区大型楼盘的堆积化来看,广州之乱其实是规划之乱。无论支柱产业的战略选择,还是类似于“东进南拓”的区域战略,其背后的城市规划理念体现出一种“激进重工业化”导向下的特征,是一种典型的重GDP、重税收总量的“政府利益至上”。其规划模块有两大块:一个工业制造,二是房地产开发。

      就生产导向而言,几十年来,从广州开发区、科学城到南沙开发区,大片大片的土地都在为工业、为GDP让路,当这些规划把汽车、钢铁等强调得至高无上,当政府报告三天两头出现“大力发展”,当某些部门为生产了多少汽车等沾沾自喜时,实际上,这个城市的规划导向就多了一些“生产型规划”色彩,少了些“服务型规划”的成份。正因为如此,广州的城市规划里,几乎没有给出一块象样的专业市场土地,出现了一些类似于“广州是全国最大的汽车交易中心,但却没有一个规划中的汽车城,汽车交易市场被赶来越去”的怪现象。现今的各类大型市场几乎没有一个是规划引导的结果。同样,广州的大多数服务业,尤其是传统优势服务业,在城市规划里几乎都处于漠视状态。整个广州东部区域,几乎成为商业服务业的沙漠,无不体现出一种“重工业,轻服务,轻流通”的影子。

       就房地产导向而言,人们其实都不难发现,从“五羊新城”到“珠江新城”,从天河北到琵州,什么CBD、会展新城等都只是符号,背后真实的东西就是房地产,从中可以看到的规划导向就是“把每一寸土地尽可能高价卖给开发商,然而再由开发商建成房子再卖掉。”所以,你实际上看不到规划所体现的功能分工分区、空间合理布局。当滨江东一栋栋豪宅拨地而起之时,当江景房从几千一平方卖到二三万元一平方时,你看到的还是类似于合生创展开发的珠江帝景这样的楼盘,而看不到相关的区域性服务业的布局和配套服务;当你看到珠江新城的楼盘一栋栋竣工时,实际上很多人连进去的欲望都没了,因为除了水泥玻璃,你几乎看不到天,看不到生命,且不说停车,甚至走路都难;当你看到华景新城窄小的马路时,你真不明白,规划部门是否不知道人们除了住和睡外,还要购物、停车和生活?我想,同样是合生创展,他们在全国其他城市开发的楼盘都可以留出较宽的马路、楼与楼之间可以留出适当的间距,为何在广州就这么难?象华景那样,把房子几乎就直接建在马路上,连人行道都可以不留,房子密密麻麻?这里面,规划部门是否失职?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二、规划的科学性问题

       规划的科学性除了考虑资源效率、长期发展、城市个性、产业特征等问题外,核心的评价指标在于有利于城市百姓的生活和谐幸福,而不是不方便、混乱和恐慌之中。规划当然要考虑经济增长、政府税收等问题,但不能因此牺牲环境、生活质量和长期发展。广州的城市规划让人不明白的地方在于:有了五羊新城的教训,为何还出现天河北?有了天河北的教训,为何照样出现珠江新城?这种没完没了的规划严重不当,却缺少人担责,缺少一种反思和更正的机制。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城市建设的质量。其重要的标志就是城市道路的通畅、宽敝和景观性。且不说北京城里那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大道,也不说武汉的洪山路、长沙的五一路等这些中等城市的马路也让人所感觉的城市大气,单说深圳的深南大道、东莞的东莞大道、珠海的情侣路等珠三角其他城市的道路,也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然而,若大的一个广州城,却没有一条宽阔的直路,无论广州大道、东风路、天河路,还是环市路、黄埔大道,都是七拐八弯,宽窄不一,上上下下,三天两头东挖西补或升级改造?有人说,这是广州的地形条件和历史导致的。然而,全国哪座城市没有历史和地形约束?我上下班要经过新港东路,这可是一个全新的会展新区呀,但实际上,新港东路近五年来的挖挖填填就几乎没有停过。规划干吗去了?一个城市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断头路、单行线?广州就象一个迷宫,且不说外地人,就是广州本地人开车都整天提心吊胆。

       广州城市道路的规划问题,似乎有一种不顾规划的科学合理性的倾向。这些年,我特别观察广州城市主干道两边新建楼盘的马路间距问题。因为我记得早在1993年在内地从事房地产项目时,规划部门对新建楼宇的马路留宽有要求,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我想,至少留有足够的人行道等宽度吧。但奇怪的是,最近几年新竣工的楼盘中,五山路、东风东路等,居然还有靠近马路的“现代骑楼”式楼盘开工?真不知道,这些房地产项目的规划是怎么得到批准的?或者如何执行的?或许正因为许许多多的楼盘或房间挤占马路空间,才导致广州的道路歪歪曲曲,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说,城市规划在这方面严重失职。

 

       三、规划的滞后或缺失问题

       如果说规划的导向、科学性是战略理念和水平问题的话,那么规划的缺失和滞后则一种责任心和工作态度问题。或许广州市规划部门太忙,因此顾不上快速城市化过程的规划革新、改进和新规划的制订。然而,全国有那么多城市,难道只有广州市例外些?

        广州城市规划的缺失和滞后,最突出的体现在商贸流通服务业方面。广州有1000多万人口,有着全国最多的打工人流,是珠三角的心脏,是全国的“千年商都”,却没有规划出一个象样的汽车城、小商品城、家具城、机械城、美食城等,一切任其自生自灭,当类似于一德路、清平路那样的专业市场群刚刚形成品牌效应时,才开始进行毁灭性的拆迁改造,导致庞大的客流、商流大流失,这其间,规划的缺失、失当和滞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看看全国其他地区的大中城市,有几个出现广州这样的情形?在商贸流通业高速成长的初中期,没有政府部门规划布局并培育建立的大市场、大货场、大卖场,可以说全国少见。

       广州最乱的地方有两处场所,一是火车站,二是城中村。广州火车站近三十年之乱,原因多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就是,就是周边区域的布局分工缺少规划或规划调整的滞后。如果有及时的规划导向,我就不相信,十年八年还不会大改变。实际上,最近我们这两年跟踪研究广州流花地区批发市场集群时发现,这个城区的酒店、市场、车站等导致的巨大人流、客流、商流、物流始终就缺少规划的引导和利用,长期沿用的是一种军事化的“堵”和“治理”,治标不治本,所以“春运”问题就会没完没了。同样,广州有着全国大城市中最多的“城中村”,这也是广州城市规划滞后的最大“成果”,是一种城市规划急功近利的反映。可以说,这些“城中村”因为不在规划之列而具有“临时”性质,因此一切都具有短期和临时性,大量房屋是违章的临时建筑、大量士多店、餐饮因为在违章建筑里营业而办不到执照,大量临时旅店就开在乱糟糟的接吻楼里,在这样的背景下,“乱”是必然的,不乱反而是不正常的。大量城中村的存在,不仅成就了“广州之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广州特色”,更主要的是,它实际上导致了广州财富的巨大损失。因为这些缺少规划的数万栋违章建筑以及各种相关资产,实际上消耗了广州百姓数千亿的投资,最后的拆迁和回建又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回的折腾,所付出的精力和成本,难以计算。

     值得欣慰的是,广州城近几年来已经在工业化浪潮冲击下的“激进工业主义”中觉醒,不仅先后台了有关重视照顾百姓利益、专业市场升级改造方案、火车站和城中城改造方案等,而且还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向深圳学习等新决策。但我还是要强调,广州未来的发展还是要重新反思和修订目前的城市整体规划,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百姓利益至上、以现代服务业为导向、以有利于与周边城市的区域合作为策略的总体思路,加强规划的超前性、科学性、严肃性和系统性,减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性规划,少些部门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干扰,把广州城建设更加美好!

 

    相关文章:

首善之区?广州城市定位批判 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90168550709/

广
州到底要向深圳学什么?
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932914025631/

城市道路“过低限速”为哪般?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922341652282/

被误解的农民工 被误读的返乡潮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922654640913/

广州专业市场转型任重道远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9218115548794/

商贸之都:广州城市的灵魂与个性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81030134595/

 广州反思:千年商都优势长期被冷落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88270174877/

广州批判:轻视商贸流通服务业是最大的失策http://kesum.blog.163.com/blog/static/962880820087131012417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