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同性婚姻美国杂谈 |
分类: 随便说说 |
北京时间6月26日深夜,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全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消息传来,大洋彼岸的中国微博上也是一片欢腾,有的支持并赞扬美国的选择,也有摇头叹息表示不理解甚至如往常每每涉及同性恋话题时都难以避免的担忧人类末日的论调。想起这几天蔡康永在镜头前的流泪,以及同性婚姻与中国的遥远距离,才会发觉,在其他国家已经进入到同志平权前沿的时候,我们中的有些人的思维好像还停留在中世纪并以为自己依然“真理在握”。
同志婚姻面前,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也有选择立场的权利,而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想要说的是,我们真的想要一份婚约。
如果是在七八年前,我肯定不会这么想,记得当初还曾和朋友在博客上辩论过,当时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即使允许结婚了又怎样?那不过是一张纸,如果没有真爱,要那张纸又如何?反过来说,即使没有婚约,即使不被承认,但只要两个人相爱,依然可以厮守到老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所以,即便是当年李银河委托政协委员向两会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案,我们依然没有太多的紧迫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两个人在一起越来越久的生活,我的观点却悄悄发生了变化,我觉得真爱当然最重要,但婚姻对我们来说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
没错,大家都会提及的看病时有人帮你签字,老去后可以让最爱的人继承财产,这些真的也都是最现实的考量。而对我们来说,那份结婚证书的意义更加重要。是的,那只是一张纸,但于我而言越来越觉得它像一个仪式,有着神圣的意义,具体是什么,我说不上来,但对那份文件的向往,却在最近一两年深植于我心,甚至为此不惜计划去合法化国家领取之。
有朋友问我:既然回国也不承认,为什么要还想要去别的国家结婚?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因为我知道,中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事实上遥遥无期,我们是个中庸的国度,宽容表现在“不可说”上,最好的态度就是不闻不问,没有极端的反对,也不会有热情的支持,这就是现状和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未来。所以,我压根也没有想过中国的法律会接纳这样的婚姻,但是我仍然向往这样的一种仪式,它在我心中至高无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本来计划这个秋天就去加拿大结婚,甚至我已经详细准备了计划,包括找哪个主婚人,包括一整套流程(其实也很简单),但由于生活的琐事而可能导致无法成行于今年。今天还和老婆说,我们就定明年一起12周年的时候去结婚,“你要不去我也去结了”!老婆呵呵直笑:“我不去你和谁结婚?”
生活中,有些事,本来就不必追问原因,因为没有原因,仿佛爱情,你爱我,我爱你,哪会有什么原因呢?没来由地,就这样爱了,于是生活就从此不同。就像我们手上的那对廉价戒指,不在乎多少钱,重要的是已经戴着它走过了整整十一个春秋寒暑,并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它,若要问原因是什么,我们也说不清。同样,结婚,就是这样一个坚定得信念,因为结婚,会让我们更加感受更多的幸福吧。
曾经觉得自己很不幸,因为造物主令我们成为如此“与众不同”的人,每一个同志都经历过无尽的痛苦和自我认同之路上的挣扎;但有时候,现在,又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可以遇到真正的爱情,并长厢厮守相濡以沫。虽然这片土地接纳同性婚姻依然漫长,但当世界上其他国家纷纷转变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温暖——虽然那看起来与我们并不想干,但,真的不想干吗?我们可以去别人的土地上结婚,然后可以在任何承认同性婚姻的同样是别人的土地上被承认,至少当你申请相关国家签证时将可以以家庭的面貌出现,这已经足够让我们感恩。
所以,当奥巴马、希拉里、艾伦等政要或明星纷纷发推特庆祝美国高法这一历史性裁决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兴奋和激动。作为注定的少数群体,同志的权利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保障或增加,都会与有荣焉,而不会去想“那是别人的事”,这一点也许非同志永远也不会理解吧。
爱不分,爱无罪,爱也不会因为他人的欣赏或讨厌而消失。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可以结婚,也祝福每一个有爱的朋友都能安然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志婚姻面前,每个人都有表达的自由,也有选择立场的权利,而作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想要说的是,我们真的想要一份婚约。
如果是在七八年前,我肯定不会这么想,记得当初还曾和朋友在博客上辩论过,当时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即使允许结婚了又怎样?那不过是一张纸,如果没有真爱,要那张纸又如何?反过来说,即使没有婚约,即使不被承认,但只要两个人相爱,依然可以厮守到老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所以,即便是当年李银河委托政协委员向两会提出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案,我们依然没有太多的紧迫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两个人在一起越来越久的生活,我的观点却悄悄发生了变化,我觉得真爱当然最重要,但婚姻对我们来说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
没错,大家都会提及的看病时有人帮你签字,老去后可以让最爱的人继承财产,这些真的也都是最现实的考量。而对我们来说,那份结婚证书的意义更加重要。是的,那只是一张纸,但于我而言越来越觉得它像一个仪式,有着神圣的意义,具体是什么,我说不上来,但对那份文件的向往,却在最近一两年深植于我心,甚至为此不惜计划去合法化国家领取之。
有朋友问我:既然回国也不承认,为什么要还想要去别的国家结婚?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因为我知道,中国的同性婚姻合法化事实上遥遥无期,我们是个中庸的国度,宽容表现在“不可说”上,最好的态度就是不闻不问,没有极端的反对,也不会有热情的支持,这就是现状和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未来。所以,我压根也没有想过中国的法律会接纳这样的婚姻,但是我仍然向往这样的一种仪式,它在我心中至高无上,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本来计划这个秋天就去加拿大结婚,甚至我已经详细准备了计划,包括找哪个主婚人,包括一整套流程(其实也很简单),但由于生活的琐事而可能导致无法成行于今年。今天还和老婆说,我们就定明年一起12周年的时候去结婚,“你要不去我也去结了”!老婆呵呵直笑:“我不去你和谁结婚?”
生活中,有些事,本来就不必追问原因,因为没有原因,仿佛爱情,你爱我,我爱你,哪会有什么原因呢?没来由地,就这样爱了,于是生活就从此不同。就像我们手上的那对廉价戒指,不在乎多少钱,重要的是已经戴着它走过了整整十一个春秋寒暑,并像珍惜眼睛一样珍惜它,若要问原因是什么,我们也说不清。同样,结婚,就是这样一个坚定得信念,因为结婚,会让我们更加感受更多的幸福吧。
曾经觉得自己很不幸,因为造物主令我们成为如此“与众不同”的人,每一个同志都经历过无尽的痛苦和自我认同之路上的挣扎;但有时候,现在,又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可以遇到真正的爱情,并长厢厮守相濡以沫。虽然这片土地接纳同性婚姻依然漫长,但当世界上其他国家纷纷转变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很温暖——虽然那看起来与我们并不想干,但,真的不想干吗?我们可以去别人的土地上结婚,然后可以在任何承认同性婚姻的同样是别人的土地上被承认,至少当你申请相关国家签证时将可以以家庭的面貌出现,这已经足够让我们感恩。
所以,当奥巴马、希拉里、艾伦等政要或明星纷纷发推特庆祝美国高法这一历史性裁决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到兴奋和激动。作为注定的少数群体,同志的权利得到哪怕一丝一毫的保障或增加,都会与有荣焉,而不会去想“那是别人的事”,这一点也许非同志永远也不会理解吧。
爱不分,爱无罪,爱也不会因为他人的欣赏或讨厌而消失。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可以结婚,也祝福每一个有爱的朋友都能安然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后一篇: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