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我们那些啼笑皆非的英语
(2013-02-17 18:28:40)
“Set
A,one;Set
B,one……”这是在吉隆坡和兰卡威的肯德基店,我和老婆的招牌英语。与中国国内肯德基或麦当劳15元午餐相比,在马来西亚,肯德基和汉堡王的中午超值套餐是5.95元起,时间则是正午12点到下午3点。因为比较喜欢吃马来西亚肯德基的薯条,所以我们这次马来西亚行程中,吃了好几次肯德基,而每次点餐都是这样生硬的英语。之前在菲律宾的时候,就形而上地用上了不加冰“No
ice”,这次也是如法炮制。
旅途中的英语,曾经是我一直视为出国游的最大障碍,因为从小学的都是哑巴英语,从来都没有说过,而大学毕业这些年,几乎所有的英语都忘记了,无法交流,那该怎么办?也正因此,去年九月刚到马尼拉机场的时候,内心的忐忑和茫然真的是无以言表。好在后来慢慢地,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因为作为游客,出去其实就是那么点事:问路,点餐,讨价还价。别的几乎为零——当然前提是不和陌生人交流。我曾和老婆为自己英语差沾沾自喜:“咱们英语不好,别人说啥也听不明白,所以想套近乎的骗子都没有立足之地啊。”
这两次出国,感觉用的最多的是问路,然后当然就是“Excuse me,We are going
to……”句式最多,至于想去哪里,要么是指地图,要么手里拿着小纸条。而对方的回答一般也是连说带比划,比如指着某条路,一定会有“Straight”,然后胳膊弯着说“left”或“right”。前些天在吉隆坡,打听去印度清真寺的路,还和那个当地人交流了几句,无非是来自哪里啊什么的。而此前在马尼拉买地铁票,因为担心发音不标准,每次我都是将要去的站名写在纸条上,将钱和纸条一并递到售票窗口,对方心领神会,拿票走人。
我和老婆真的是一对好搭档,他的听力要比我好,我的表达要比他强,所以干啥几乎都是两个人同去,他听我说,当然他也会说,有时候我们还会为某个单词到底该如何发音争论不休,其实我们心中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那次在马尼拉,从宾馆到机场,因为当地出租车司机都很狡猾,而且还有安全问题困扰着我们,所以自然都提心吊胆。司机开的很快,到了一个路口,大意是要选择怎么走,我坐在前排,那次老婆还没反应过来,我稀里糊涂地听明白了一点点,立马回应:Faster?司机点头,我说:OK。后来我为自己这个“快速反应”深以为然,老婆则念叨当时“还没听明白呢”。我的快速反应还有一次也是发生在马尼拉,机场,回国前过安检,因为老爸捡了一些贝壳给孙子孙女,结果被检测出来。安全员从我们的包里搜出了贝壳,不多,但貌似菲律宾规定不允许带走防止破坏生态环境啥的。情急之下我来了一句:From
Caticlan。对方可能看着也不多,挥了挥手,放行了就。
无论在长滩还是兰卡威,都会有招揽生意的代理,无非就是日落帆船、水上摩托、跳岛游等等,对这些人,我们的回答都是相当简单的:NO,Thank
you。而在买东西讨价还价时,用的最多的是“Cheaper?”或来一句“So
expensive”。那天在兰卡威租车,因赶上大宝森节,租车价格贵了三分之一,最后成交时本想说一句“你们真是赚大了”,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结果还是用了“So
expensive”,边说边拍了拍租车人的肩膀。
有时候点餐比较好,套餐就可以了,但遇到没有套餐的,我们就直接拿菜谱上的图片,“This,One……”这样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好使,但也有不管用的时候,比如在吉隆坡住处附近的Old
Town
Coffe,因为点水的问题,结果多花了好几十块钱。后来我们总结了一下,其实这种情况多半是点餐的服务员太木讷的关系,因为如果遇到灵活的善于沟通的服务员,他们会非常容易领会我们的意思,而木讷的服务员,比如在KL
Sentral的汉堡王,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妈,无论我们怎么说,她都是自说自话,根本不理我们的表述也不会管我们语言表达不畅的困难,后来我几欲发怒,不过细想想也不能全怨人家。
还有一次,在兰卡威的东方村,中午饿了我想吃东西,和老婆到了正门对面一家据说不太贵的小饭馆,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计算价格。于是就和服务人员一顿比划,大概花了十来分钟,才明白是自己取餐,然后到收银台交钱,然后再吃。不过我们还是直接取回到了餐桌前,服务人员给写了个条子上面是价格,然后我们去交了钱。
每当有人用英语想和我们交流时,我们都会先说一句俺们的英语“no
good”,对方一般都会善意一笑,然后挑简单的或语速慢些说。不过在槟城的Tune,我们却被一群马来西亚妇女嘲笑了一番。那是在电梯里,打扮入时的马来西亚妇女(我目测是印度裔)进来了,然后惊讶地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是不是日本人,我们说是中国人,接着我问她们是不是印度人,她们说什么我没听清楚,老婆听出来了说是马来西亚人。她们继续说,我们就说了一句英语不好,这群女人之一一字一句地和我们说:“You
must study English。”之后我们大家都哈哈大笑,过后想来,真的是应该must study
English了貌似。
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次是在马尼拉go
hotels宾馆后面的夜市,我们天天去买芒果汁,但第一次去了后不得要领,也没想到那里的芒果汁是如此受欢迎,需要排队,而且不到时间绝对不卖。当时我们去问摊主,对方说话没听清楚,是一个菲律宾美女告诉我们,让我们排在她后面的队伍中。热心的人真的哪里都有啊。
就像我和老婆说的,出一次国,我就学一次游泳,现在学的越来越快了,不过在国内就不想学,因为得得瑟瑟地称在干净的大海里学才过瘾。到国外感受英语环境,也的确是很有趣的,至少会发现英语的重要。而根据我们的感受,出境游的英语其实真的很简单,只要会简单的单词就可以了,交流起码不成问题。而遇到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我们也常常会提前用翻译软件啥的查好,有时写在纸上,有时存在PAD上,实在听不懂,直接放语音给对方听——这招老婆最喜欢用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