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出单位,就拨通了老婆的电话,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无论他在北京抑或偶尔回老家时。“听到自动门开启的声音了吗?”说着话,我走出了大楼。
而等走到院子大门外的时候,悄悄地告诉老婆,“XX就在我前面,我要慢点走。”XX是我的领导,于是我就一边和老婆聊天,一边踱着步,慢悠悠地目送伊走进地铁。
“你到地铁了吗?”老婆问我。嘈杂的环境热闹无比,我刷卡时的嘀嗒声,也就淹没在了其中。
地铁里的广告,不吼叫是不行的吗?先是杨幂和姚晨的对决,现在则是一家婚恋网站,放声高呼着:终身大事,必须实名制。
于是就想起白天看到的一条新闻,是河南的一家报纸报道“同妻现象”。不用问,肯定是受到凤凰卫视同题报道的启发,让这个话题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热点。而在那篇文章结尾是这样写的:记者采访结束时得知,郑州一位年轻的男同正准备结婚,又一个女孩将成为同妻。
对于这样的信息,我多半有了很强的免疫力。我和老婆都不可能再去和异性结婚,甚至形婚都已经被我们放弃。可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这样选择,而过什么样的生活,亦只能自己去权衡,适合就好。
既然慢了,那就索性再慢一点吧。在建国门、四惠,我都没有再猛跑,而是闲庭信步。就是这样的速度,一样赶上了那班正停着待客的八通列车。
虽然没有坐,但人也不多,我就那样打开杂志,看昂山素季的传说。这个美丽的女人,说起来和我的母亲差不多年纪,其面对暴力时的非暴力但却坚定的勇气,就像她头上的花儿一样美丽无比。
走出地铁,浮躁的气息再次扑面而来。过路口的时候,一辆转弯的汽车疾驰而过,司机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我在心里诅咒:开快车的司机都是大傻X。然后继续前行。人行道上,一个抽着游烟的人边走边吞云吐雾,二手烟随着风向侵袭过来,忍不住快走两步,超过之。这时,旁边的非机动车道上,两个并不年轻的妇人推着两辆婴儿车,与从后面赶来的同向行驶的一台三轮车和两辆自行车相遇。三轮车疯狂鸣笛,骑自行车的两个中年男人则大喊着:快点!快点!
那一刻,我想到了龙应台的某一篇文章,描述当时台湾的无序和暴戾横行。
生活是如此现实,而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不过是找到最合乎本性的生活。这是某时读书笔记上的记录,如今想来,却是多么适合像我们这样的人(或者,也很适合不像我们这样的人吧)。那天和朋友吃饭聊天,提到《新周刊》上对于黄菡的采访:你是谁,就会遇见谁。其实,两者的意思大体一样吧。
找到合乎本性的生活,才不致被那些花花绿绿所打扰,也才可能享受那只属于两个人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
明天就是情人节,我和老婆依然要在两个地方,如同这一年的春节、元宵节一样。可是想一想,其实,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它需要深厚的积淀和相互适应与磨合,然后才能组成两个字:永远。所以,不必在意某一天的分离或团聚,对真正的伴侣来说,每一天其实都是情人节。
所以,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吧,因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最合乎自己本性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