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青年奥运会,所以要修地铁;为了修地铁,所以要砍掉上万棵法国梧桐。这是南京市政府的逻辑。记得很多年前,我还听说过南京市的另外一些逻辑,当时是为了建设通往上海的高速公路,引起了诸多的民怨,而传说当时的市领导曾如是表态:要让来南京的上海人穿着的皮鞋不落灰尘。
城市的建设,一如其他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情一样,在中国总是会如此的扭曲。只不过,这一次,南京的砍掉或移植法国梧桐树计划,遭遇了来自网络时代的当头棒喝。舆论环境已然改变,地方官员再无可能像以往那样为所欲为。
而且,这次还引起了海峡对岸的关注。国民党“立委”邱毅即隔空喊话,他说,如果南京市政府不停止砍树,明天他就要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提出临时动议,要求国民党透过各种渠道协调此事,拯救南京的梧桐树。不知道南京的市领导,此下当作何感想?
去年夏天,我曾陪伴父母第一次来到南京。在逛了长江大桥等地之外,印象最深的,当是前往中山陵了,在那里还巧遇了孙中山的一个孙女正在拜谒祖父。从市区到中山陵的路,遮天蔽日。我并没有仔细地看那两边的树,事后才得知,这一路茂密的法国梧桐,有上万棵之多,其中很多是当年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栽种的,用意是要怀念孙中山。
由于从小生活在东北,对于梧桐树,我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课本中,所以并没有多少形象的概念。后来,大学毕业后去了一次平顶山,当时印象深刻的除了炎热的天气,就是街道上的梧桐树了。硕大的叶子,平滑的树干,让我感到分外惊奇。老婆说,在山东也有很多梧桐树,因为生长速度很快,所以很受欢迎。嗯,如果下雨了,就拿一片梧桐树叶来当伞,是不是也很惬意呢?
如今,在家附近的城铁站旁,就有一排细细的梧桐树。我曾骄傲地将它们介绍给小侄子和侄女,他们两个喃喃自语:梧桐,梧桐……我想,他们要比我幸运得多,那么小就可以看到梧桐。
虽然我没有仔细观察过南京的梧桐(我倒是对南京市十字路口的街道路牌很感兴趣),但想到它们真的已经经历了民国的百年风雨,如今却可能遭遇混蛋官员打着“发展”的名义砍伐,还是会产生很多的不平。
没错,这个世界令人不平的事情太多了,但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看到什么表达一下关注吧。今天的很多官员,都将是未来的罪人。拍脑袋的决策,不为子孙后代负责,它们终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附:老婆看完博客后说,法国梧桐和梧桐是不一样的,后者叶子很大,法国梧桐的叶子则像枫叶一样形状,带棱带角的,我们山东老家的梧桐叶子是圆圆的,像个大桃一样。我还真不知道滴说。
你们家那里,也有梧桐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