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应该与我相遇

(2011-03-08 21:34:47)
标签:

文化

分类: 读书

    “这是给媳妇的节日礼物。”永安里地铁站上来的两位老人,站在车厢门口的位置,相互低声交流着。他们是在说我手中的玫瑰。不知为何,听到这句话,心里就情不自禁地生出几分洋洋自得来。

    这不是属于我们的节日,却因为有了玫瑰,而显得充满了热烈的色彩。上班路上的书,还是那本《三毛的最后一封信》。今天读到眭澔平提起了自己的那本散文集《谁应该与我相遇》——恕我孤陋寡闻,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然后发现,眭澔平还有一首同名歌曲:是谁 应该与我相遇 在这静谧凄清的子夜 是我先敞开我的心扉 还是她不小心掉进轮回 是谁 是谁 应该与我相依偎 在这慵懒孤单的清晨 逃不开曾经感动的情缘 躲不过爱情炙热的火焰 是谁 什么时候开始我的爱 不知不觉天天得想念……

    谁应该与我相遇,我喜欢这句话传达的意境。人与人之间的相逢,从本质上说,其实也是需要那样一种意境吧。在《人生是美丽的》中,泰燮与景修相逢在飞机上。我和老婆,则相逢在黄村火车站前。写下上述文字之后,因为老婆那边突然有事情,我们就开车去了大兴,路上,听着王菲的《传奇》,我说:我真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啊。也正是因为那一次偶然,才决定了我和老婆的相遇吧。

    记得前些天和惊蛰一起吃饭时,我就说,自己一直相信,这一辈子,除了老婆,没有人会愿意和我在一起。这不是情绪冲动时才会说的话,而是我的内心世界真的的的确确如此认为,而且我们在一起越久,这样的感觉也就愈加强烈。三毛在和眭澔平聊天时,引述《红楼梦》中的文字诠释了“谁应该与我相遇”: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是啊,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无数生活中的小插曲,都印证着我的判断。相濡以沫,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而是要在现实中落地生根发芽长大的。

    其实,同样的问题,当年在玉门关、阳光前,我应该也似曾问过自己,只是没有如此确切地表述出来吧。谁能与我相遇?也是在《三毛的最后一封信》中,眭澔平描述自己在阿尔及利亚的沙漠时的发现和感受,他说:朦胧昏暗的月光洒满高地平台旁,我们驴队一行扎营的洞穴刚好是整片地质断层形成天然挡风避寒的凹壁,它开敞的单边位在下风面,所以一点都吹不到沙漠子夜气温骤降飕飕的冷风。我随着地上熏黑的痕迹走出布帐,原来千百年来途经这里的人们都会选在此处驻足停歇或是打尖过夜,我们也循着先辈们的脚印来到这段时光隧道绵延的历史长廊。猛抬头一看,我全身不由自主地战栗抖动,因为我看到了正面石壁上全市三毛与我想借以所谓“传世”的文章,在这里竟然幻变成一幅又一幅重重叠叠、密密麻麻的半彩壁画,夜里它们竟也未曾止休地在争相颂扬倾诉着那一个个发生在八千到一万两千年前此地人类手绘所有最真情的故事,最动人的文章。

    读到这里,我就想起了那属于我的玉门关,属于我的阳关时光。七年前的秋日,我独自站在玉门关前,望着那个矗立在荒凉戈壁上的一片土围,沉思良久。想起了“春风不度玉门关”,想起了曾经的边塞之地之何情何景。后来在阳关外面,正赶上风沙漫天,是“西出阳关无故人”吧?和几个临时结伴的驴友,在阳光旁的一个个城堡(烽火台模样)间穿梭。那时候,除了历史的硝烟,我也曾想过,此生是否就将一个人孤独地走过?

    虽然有些矫情,但却是我曾经绝对真实的感受。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历史与现实,叶子的孤单与一群人的狂欢……如果有可能,希望今年秋天,可以再次到西北去看看吧。

    老婆说,这篇博客应该是写的时间最久的了,从5点半开始写了一半,到周游一圈后回来,四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去看了岳父大人,又在家乐福四楼吃了喜欢的大酱汤和辣白菜石锅拌饭。伴随着悠扬的《回家》音乐,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下楼时本想买点大米,后因匆匆而作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