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打算周五去看电影的,但由于晚上现代音乐学院的那场晚会,我们就在家蜗居了一整天。昨天我也在忙工作的事情。所以,就选择了今天去看《让子弹飞》。
于是就坐668到永安里,然后步行前往世贸天阶旁边的星美国际影城。一路上,很饿,但兜里一分钱没有,瞪大眼睛找ATM机,走了好久才看到一个(之前永安里路南有一家,没去;秀水市场里有两个汇丰的,没取;最后却是在北京银行的机器取的,还是花了2块钱手续费),然后就去吉野家吃了饭,匆匆前往电影院。结果发现,到处都在排队,团购兑换券处在排队,用兑换券换电影票的也在排队。好在我们之前就有了兑换券,所以直接在售票处排队,那蛇形的蜿蜒长龙,让我想到了上海世博可怕的排队场面。至少半个小时后,才买到票,只有前两排了,但想早点回家,就将就着吧。
只是很遗憾,《让子弹飞》并没有让我感到多么的惊喜,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期望值太高?故事的脉络也很简单,就是土匪阴长阳错去当县长然后除暴安良的故事。或许,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台词吧,电影院里的N次笑场也都是因为那些好玩的台词,至于故事的深度和对观众的吸引力,要我说,真的相当肤浅。老婆看的时候爆笑连连,但出来后也是感觉,“就那么回事吧”。
电影,当然是需要炒作的,否则大概也就不会营销了吧。据说《让子弹飞》的宣传费用数千万,而看后我忽然想起来,记得青海卫视花儿朵朵选秀的时候,甚至还曾传出让那个菜花甜妈去唱这部电影的主题歌,现在看来,那不过是两家合谋的炒作罢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忽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今年的贺岁片貌似都在和同性恋拉拉扯扯,或者说,每部电影里都貌似有同志的情节或在宣传时拿“断背”制造话题。《非常勿扰2》还没看到,但《非1》中冯远征扮演的同志角色,据说这次换了演员,但依然还是那么个形象,目的自然很简单:搞笑。《让子弹飞》里,则有很多处在拿同性话题开涮,比如黄四爷(周润发)派打手冒充张麻子(姜文)的手下去强暴民女,在桌子旁就开搞。后来张麻子问自己的兄弟是否干了,其中一个就说:“如果是我,趴在桌子边上的就是她男人了。”还有,冒牌的汤师爷(葛优)在看到张麻子进入自己的房间并把他推倒在床上时,来了一句:“你是要睡我,还是要杀我?”等等。每到此时,电影院里都是一片笑声。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应该怎么看待这个现象:贺岁电影拿同志或潜在同志意识的台词做笑点。记得去年《风声》的时候,我提到了“歧视”后来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现在想来,或许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吧。将男男的行为放到电影里,虽然只是供取乐,但也应该可以说明今日社会风气之开放,同性恋的概念早已为大多数人所了解,人们不再噤若寒蝉。而且,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并告诉社会),同性恋真的是可能就在你的身边,虽然现在你或许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那天,寶寶给我们推荐了《赵氏孤儿》,今天晚上和老婆安安静静仔仔细细看了一下,最大的感触就是,这部电影要比《让子弹飞》好看。虽然很多人都质疑陈凯歌对电影后期的处理,认为后半部分不如前半部分好看,但我们觉得,这个电影对故事的讲述以及对观众(至少是对我们)内心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因为我们进入了故事之中,并为人物的命运提心吊胆担惊受怕,也随着葛优(程婴)命运的变化而情绪起伏。好的电影,应该就是这样吧,除非只是喜剧片。当然,如果《让子弹飞》就是个喜剧片,那可能也还算不错吧,虽然一出影院就觉得寡淡无味,但至少看的时候我们笑过了。
无独有偶,在《赵氏孤儿》宣传的时候,也有人称程婴与韩厥(黄晓明)一同照顾孩子的部分,有断背嫌疑:程婴和韩厥经常在黑屋“私会”,为赵氏孤儿拌嘴、互相指责,关系暧昧。对此,陈凯歌回应态度也相当暧昧:如果这么想,那也没什么(大意)。而另外一部电影《大笑江湖》,我们没有看过,但在片花中却曝出了小沈阳和程野的“同性之吻”。
凡此种种,四处再次说明,同性恋已经成了贺岁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正全面开花——虽然在这些电影中,同志或疑似同志被更多的是用来调侃,也有的展现的比较暧昧,或者即使本身不暧昧但在宣传电影的时候也以此来炒作吸引眼球。
好吧,身为这个群体的一员,既然我们已经经历了种种歧视、不解、尴尬,并且现在也依然继续着歧视、不解、尴尬甚至谩骂,那就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强大一些吧。当同性恋成为贺岁电影中的调味品,供大家娱乐,那也正如前文我所说的,客观上也在告诉公众,同志其实相当的普通,我们就这样和你们在一个世界里生活着,既然你们不愿意到另外一个地球而我们也当然不可能离开这个星球,那就一起正视现实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