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纽约州刚刚通过关于同性婚姻的法案,这边,据说是中国传媒大学的老师却在围脖上叫嚣同性恋“干扰”自己的食欲。我顺着三色堇和淡蓝同志的围脖找过去,发现这个名为“张宏涛”的人已经将围脖改头换面,不仅名字和认证没有了,连数条攻击同志的围脖也都删除了。我套用了他给同志的围脖(“你爹妈搞同性恋就没你了……别干扰我的食欲”)留言问他:你爹妈生你的时候,是不是影响了你的食欲?
我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有些不解。如果此人真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的教师,实在不知道他会如何教书育人,更不知道这样思想的老师会把中国教育带到何处去。当然,这么说或许夸大了他个人的影响,也夸大了整个事件的影响,但值得思考的是,在微博流行一时的今天,因不谨慎发言惹祸的人已经有很多,远的有美国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安东尼-维纳因用推特帐号将不雅照传给一年轻女子遭遇舆论风暴,近的有中国一卫生局长围脖约会情人被曝光。在最简单便捷的网络上发言,自然要承担巨大的“互动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宏涛”老师的我行我素,或许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吧。
纽约通过支持同性婚姻的法案后,很多国内的同志朋友和支持同志的朋友都在追问中国走到那一天会有多远。在我看来,虽然中国大陆在对待同志问题上有着相对宽容的胸怀(我是说民间,至少在大城市多数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仍将路漫漫其修远。因为虽然同志群体正越来越活跃,但反对同志或者说“恐同”的人阵容仍相当强大,传媒大学张姓老师的言行不过是冰山一角。
我曾和老婆说起,未来我们恐怕都得向自己的外甥或外甥女出柜,因为他们迟早会发觉我们的不同。而每当说起这个话题,我们都会跟上一句:但是他们一般都会理解的,现在的小孩和以前真的不一样。之所以提起这个,想表达的是,如果乐观地看,中国官方支持同性婚姻的那一天,至少需要等到90后乃至00后成长起来并成为社会主流人群的时候。嗯,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这一天还真的不太远:10年~30年。
或许我们会看到那一天,尽管那时我们都已经进入垂垂暮年。那么现在呢,其实是否被认同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吧,就好像对于那位老师的发言,或许我本该一笑置之。就好比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那位长得奇丑无比的所谓“学者”对同志的攻击一样,忽略之,可能有时候远比重视之更好一些。
今天和老婆在银行,以及随后和春儿在餐厅,看到了数对同志或疑似同志,大家都自由乐观地生活在阳光下,不以他人的赞誉或诋毁所左右。这就是我们应该的生活吧,同志,活出自己的精彩比什么都重要。
又及:刚刚看到,该老师已经在围脖上“道歉”——
两件事:1,昨天晚上有人在微博刷GAY图,一怒之下和人争论起同性恋,结果越说言论越偏激,现在正视听如下:本人对同性恋的态度是不鼓励,不反对,如果昨天言论有侮辱的情况,这里只能真挚的道歉。这个是属于个人权利的范畴,我无意侵犯他人的正当权利;2,今天起放弃新浪认证,简直是很要命的事情,稍微不注意的一句话,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