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据说广电总局又发“禁令”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不再是白纸黑字的招摇过市,而是以“口头”方式叫停各地方卫视拼命砸钱争抢港台主持人的行为。
与以往对广电总局唐僧般的紧箍咒痛恨不已相比,这一次我倒觉得有几那么几分欣慰。不过在表达欣慰之前,还是要说明一下,作为追捧娱乐节目的普通观众一员,我和老婆都并不反感港台主持人,相反,欧弟、蔡康永、小S、吴宗宪等人的出现,也的确令大陆千篇一律的电视娱乐荧屏阵容增添很多新鲜空气,我们也非常希望他们能继续出现在大陆电视节目中。
但是,广电总局传说中的禁令,其实板子并非打在港台主持人身上(尽管他们可能成为事实上的受影响者之一),而是针对那些竞相比阔的各个卫视大老们,而后者的比阔行为简直可以信手拈来:某某卫视不惜百万欲邀某港台组合重新聚齐亮相该台跨年演唱会;某某卫视一档周末节目台湾主持人价格高达300万占节目总制作费用的三分之一;另一家卫视除了开出优厚的薪酬,还为某台湾主持提供套房安排该主持人和经纪人等四人同住……当然,或许可以认为这些都是电视台的商业行为,外人无可厚非,但在港台演艺人员淘金内地忙的同时,各大卫视为争夺所谓王牌主持人或明星竞相出价,十足暴发户的形象实在是自贬身价。
记得很多年前,时下正在被疯狂扫赌的中国甲A联赛外援间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中国足球人傻,钱多,速来!与中国足球烂到骨髓却出手阔绰相比,中国电视人也同样在拍着腰包疯狂抢人,而且后者制造出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繁荣,也与当初中国足球的“火爆”何其相似?!每个电视台都争相“迅速崛起”,而崛起的高招不外两点:照搬他人的节目制作模式,照搬没有语言障碍的港台主持人和演艺明星。“拿来”或许没有错,但为了“拿来”不惜大打出手,不仅令海外明星们坐收渔翁之利,更是根本无法提高节目档次,粗制滥造的虚荣繁华和蹩脚恶搞就这样为电视观众们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垃圾。
更有意思的是,在疯狂烧钱将人家请来后,即使被邀请对象也会反过来讥笑大陆、大陆人和大陆电视台的无知。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或许就是孟广美等人在台湾电视节目中当年对大陆的奚落了,尽管这厮后来泪水涟涟地道歉并在随后遭外籍男友骗财骗色,但其真实想法事实上与张娜拉之流又有什么分别呢?我们当然欢迎他们说出真话,但换个角度,反观我们的大陆各大卫视的头头脑脑们,是否该因此有所反思?
有人说中国各大卫视正在重新洗牌,江苏、浙江现在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湖南。的确,与身处内陆的湖南卫视相比,无论江苏、浙江还是上海东方卫视,都一直滋润着富得流油的经济血脉,他们实力的上升从北京歌华有线排列的节目顺序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央视和北京本地电视台外,从31到34频道,分别就是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先前浙江卫视并不在33频道而是后来调整的,这说明了四大卫视节目的确得到了承认。我曾和老婆说过,应该写一写地方卫视的“长三角现象”,但现在发现,也正是长三角的三家所谓“后起之秀”,加上部分偏远地区的卫视,集体在为中国电视业“人傻、钱多”背书。
钱可以砸来奢华的场面和漂亮的身材与脸蛋,但钱能砸出有品质的经典节目吗?当浮华落尽再回顾中国电视业的烧钱冲动,是否会如今天看当年中国足球甲A联赛疯狂引进外援时一样感到荒唐和可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