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雨

(2009-08-25 09:15:34)
标签:

杂谈

    当南方暴雨和台风肆虐的时候,家乡却正遭遇着一场大旱。已经连续很多天了,父母每次打电话都要问家里下雨了没有,而看吉林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也成了我们每日的必修课。此时,正是玉米结棒和灌浆的季节,雨水能否下来,决定着玉米棒的大小和颗粒的饱满程度。看到有的地方玉米已经全部枯萎,即使下雨也来不及了,因为已经注定了这个秋天将是绝收。

    好在我家那里目前还好,每株玉米大概只有下面的三四个叶子枯黄了,其他的现在都还算正常。但如果不下雨,也将肯定会减产。电视新闻中,说省里正在组织招聘,力图让农民减产不减收。事实上,这样的新闻多半含有作秀的成分,就像每次召开的博览会或者其他什么招商引资洽谈会,虚假的为了门面的合同都会成为宣传的重点,当然,人家在宣传的时候会加上一个“意向合同”的前缀。

    那么怎么办呢?没求雨吗?我的问题在几天后就有了答案。昨天,弟弟说开始求雨了。村子里喜欢张罗事情的人,跑到邻村将庙里的龙王爷“偷”了过来(求雨后再送还),然后组织一群人浩浩荡荡,前面抬着龙王爷,后面则是烤猪头等贡品,再后面跟着的是村里的男女老幼,大家边走边磕头,祈求老天降雨,以拯救干渴的大众苍生。弟弟没有参加这样的活动,不过他说,如果真的下雨,也会捐助50元钱,毕竟这是大家的事情。

    在我的印象中,过去家乡求雨,多半都是请二人转演出,地点就在大队的门前。一般都是在晚上演,连唱三天,演员们就在拖拉机车厢上面当做舞台,再上方则用木杆架设电线,上面会有一串串灯泡。那时候村里没有路灯,所以整个舞台在夜色中显得非常华丽。我当时看不懂二人转,就是跟着凑热闹。而演出的钱,也是各家自愿捐助,多少不限,不过多数家庭都会非常主动地捐钱。

    记得初中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就是《求雨》,文章如何不太记得了,但貌似是说迷信什么的吧,忘了。不过我想,不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种朴素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其实都如图腾般值得尊重。同样,对于天地,我们真的需要保持足够的虔诚和尊重吧。

    这一次,我竭力想像着求雨的场面,不知道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虔诚?如果龙王看见,应该会体谅和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诚心吧。靠天吃饭,就是这样的艰难,只希望老天能早降甘霖,在金秋到来的时候给大家一个好的收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