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后,和老婆相约在大望路集合。其实也没啥安排,就是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顺便享受一下两个人坐公交的感觉。
只是很遗憾,在四惠气喘吁吁地跑上跑下换乘后,回来的路上,旁边的却是四男三女共7人的南方某地“团队”。之所以说他们是个团队,不是说对南方人的偏见,而是这些人上车后在寂静的车厢里开始了旁若无人的自娱自乐,嗓门那个大啊,惹得很多人都不解地望向他们。我和老婆见状,只能无奈地一摊双手,我们听歌吧——而且为了保证与那些噪音分隔开,不再是两人共用一个耳机,而是各听各的,老婆告诉我他的是“Why
me”,我的则是“往事不要再提”。
就这样到了广播学院,老婆推我,然后摘下耳机悄悄地说:“旁边那个人气跑了。”果然,对面座位上的一个小伙子不见了,而之前他拿着个环球时报也没看,一直愣愣地盯着那帮南方人(感觉像是粤语,又不确定)。老婆说,那人根本没下车,而是到另外的车厢去了。他们叫吧,这时候耳机听歌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又过了一会,站着的南方人开始对着车厢另一边嚷嚷着什么,原来,他们还有一个同伴在另一个车厢门口的座位上。两个人你来我往,那阵势亲密得就和到了自己家一样。“无线电。”老婆嘻嘻笑着和我说。直到管庄,这些人好歹算是下去了,车厢立刻恢复了平静。
记得几天前,在八通网上看到有朋友对924公交车上有人反复调手机铃声而生气的帖子,还有的人则一个劲地放音乐,而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两会期间,有外交部高官宣称,中国人到国外喜欢大声说话,是因为文化差异,而不是素质的高低。可是,当大家都辛苦了一天筋疲力尽地在回家路上时,喜欢大嗓门的同胞还是应该顾忌一下他人的感受吧。
当我们拎着大包小包下车的时候,已经是10点多了,而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人下车。“这些早出晚归的年轻人啊。”我说。而老婆此刻,刚刚玩完我们新买的熨斗,依然傻呵呵地笑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