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草

(2009-03-06 23:59:31)
标签:

情感

分类: 电影
    在风景那里看到了《艾草》的介绍,于是今天(6日)晚上,因为老婆去参加亲戚家活动,一个人在家就看了这部电影。85分钟,描述了一个母亲面对子女不同情感的挣扎和纠结,看了很让人感动。
    在优酷那里,有朋友建立了一个专辑,标题就叫做“另一种爱情”,而其中的《十七岁的天空》《盛夏光年》《暹罗之恋》等影片,我们都一一欣赏了。刚搜索韩国的《霜花店》,可惜还没有完整的版本,过几天可能就有了吧。
    平凡的生活,总是能轻易把我们打动。我们都不是单独的个体,所以这样的身份之下,注定要有那么复杂的心结,剪不开,扯不断。

艾草


          
 

台灣從單一族群幾十年間轉變為多種族的國際社會化,上一代傳統的價值觀和下一代極度個人主義的對立,對多數的家庭來說都在承受著這個世代的價值衝突。艾草這一代的母親是最大的轉折點。面臨選擇與接受的當下,開放一半的思想是充滿矛盾的,是否每個母親甚且每個人都面臨到自己人生的限制? 要如何勇敢的迎戰呢? 

 

吳艾草58歲,生長於保守排外的閩南村落,年輕時為了跟大她二十歲的外省籍老師談戀愛,不顧她單親母親的反對,嫁去台北。38歲時丈夫過逝,獨立撫養一女一兒長大。好不容易把孩子拉大了,堅苦的日子過去了,退休後享享清福,每天練練八段錦,讀讀英文。每隔些日子去照顧照顧鄉下唯利是圖的母親楊乖。

 

楊乖78歲,35歲時丈夫癌症死亡。在北海岸的村落開雜貨店,人生以賺錢和存錢為目的。三個兒子都在大陸經商,雇用一外籍勞工照顧她,平時都是艾草及兩個媳婦輪流顧她。她覺得人生最可悲的是窮,遠離貧窮是第一要件。名譽是其次,名譽不好可以靠錢補充。她每天都懷疑她的傭人偷她的錢。        

 

艾草受不了母親的價值觀,常常意圖教育楊乖,她認為自己獨立堅強,讓兒女受良好教育,對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滿意又自傲。直到發現一向乖巧孝順的兒子是同志,才藝縱橫在法國留學的女兒帶回和黑人生的私生女,艾草長年建立的價值觀,被迫瓦解。她發現兒女跟她並不處於同一個世界,她孤獨、無助、憤怒。  

 

她的子女在思想行為衝鋒陷陣之餘,回頭接母親渡河,戰鬥痛苦時,知道母親是最大補給站。兩代之間永遠必須透過艱難的溝通來取得諒解,正如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艾草看到母親的保守封閉是與現實相抗衡的,金錢下的世界反而更加荒謬不實,她決定做個母親戰士帶著孫女,一同面對人類生存永不停止的挑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岛来信
后一篇:月光下散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