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即刻满足到即刻遗忘

(2008-11-09 22:03:49)
标签:

情感

    这是《亚洲周刊》一篇许知远文章的标题,说的是2008年中国人从未如此进入速朽时代,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如今人们谈的是毒奶粉和金融危机,而仅仅两个月,奥运已向是一桩往事。更早前的四川大地震,以及西藏骚乱和奥运火炬传递,更仿佛是发生在上个世代。

    早晨上班的路上,我已经仔细读了这篇文章;下班的地铁里,不由得再次展卷阅读。关于许知远本人,虽然听到过种种轶事,但文章的思考却的确很容易把人打动。更主要的,是文字里所说的,就是我们也想到但却没有找到出口或者不知如何表达的。

    前些天,我守在电视机前看央视播出的地震纪录片,人性在其中的光芒和物是人非的感觉,让我再次泪眼朦胧。从5月12日到现在,不过是短短的半年,但对很多人来说却真的仿佛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而这个国家早已经开始迎接一桩又一桩的盛事。在奥运会和神舟七号的表彰过程中,地震,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全情地投入其中,又几乎都同时不知不觉地撤离。包括地震,包括圣火传递,包括奥运会,还有哈尔滨六个警察打死一个大学生案、深圳海事局官员猥亵儿童案、上海一个人打死六个警察案、政法大学老师被打死案……

    话题一个接着一个,看上去目不暇接,但最后都是过眼云烟,很多事情不了了之。当一场舞会还未散去,新的舞者已经闪亮登场。追逐的节奏,需要十足的耐力才能跟得上。互联网的时代,稍不小心就可能被认为是落伍,但爆炸的资讯除了在人们头顶狂轰滥炸一番外,这个国家和民族到底记住了什么?坏事与好事,都曾被我们无限地解读,但坏人往往悄然隐匿,“好事”最后被证明也不过是一相情愿,或者,是某些人释放出的权宜之计而已。

    也是这一期的亚洲周刊,采访了台湾作家白先勇。这个刚刚过了71岁生日的老人,对同志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所创作的同志文学,影响了很多很多华人同志,我甚至想,将来如果有一天到台北,一定要去看看《孽子》中描写的公园,还有其他提到的地方,虽然那里早已是物是人非。

    他一直钟情于历史,所以并不存在“即刻遗忘”。他现在正在写一本关于父亲白崇禧的自传。摘录一段他的采访如下:

    问:有人说,你的最大贡献便是引领同志文学进入学术研究的殿堂,现在电影、文学,同志议题相当流行,你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

    白先勇:这是世界性的,以前是禁忌,现在开放,以后一定会有很多这种题材会出来,以后会到一种境界,就是说这已经不是特殊的题材了,也是人类题材的一部分,那个时候同志题材跟非同志题材就没有分别了,同志也是人,也许有些地方特殊一点,但也有共同的部分。

    问:你认为新一辈作家在处理同志题材上跟你那个年代有什么不一样?

    白先勇:我在写作的时候,心里面是没有禁忌的,要么就不写,一个作家不能有任何顾忌,要写,写到底。你觉得应该怎样看法就怎样写,不管写同志或非同志,我觉得人性最要紧,我觉得同性恋的“人”字很要紧,如果能写到这部分,我觉得就没有什么那个的。

    问:介不介意谈自己的感情生活?

    白先勇:谈感情生活,因为牵涉到别人,我尊重别人,就不要谈了。

    在亚洲周刊文章的开头部分,白先勇其实提到了自己的点滴情感。他表示,父母亲虽然知道他有“同性恋”倾向,却从来不提也不问,十分尊重他的抉择,让他至今仍心存感激。

从即刻满足到即刻遗忘

 

从即刻满足到即刻遗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征服
后一篇:幸福的味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